第782期
广东海洋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学校特色,自2004年以来与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建立健全“军学共建”合力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新途径,取得良好效果。
科学组织,“军学共建”育人机制规范有序。学校按照机构健全、制度规范、运转高效的原则,成立了“军学共建”校院系三级组织机构,形成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学校一级,成立“军学共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各有关部队首长任副主任,各学院、机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任委员,具体负责“军学共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学校与部队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在学院一级,成立“军学共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落实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规划要求和各项任务,与共建单位研究具体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为确保“军学共建”活动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开展,学校还制定了“军学共建”总体规划、活动制度、协商制度、总结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结对参与,“军学共建”育人活动丰富多彩。本着“以学拥军、以军助学”的共建宗旨,学校组织16个学院与海军南海舰队所属的16个驻湛部队结成共建对子,积极开展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学习活动。在文化交流上,注重军营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交融,用军营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交流上,注重用南沙、西沙守礁战士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强化学生的作风观念;在科技交流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海洋国土意识的培养。学校坚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高雅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参观学习、报告讲座、主题党(团)日、聘任校外辅导员、技术培训、便民服务、文化补习和科研合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截至2009年11月,双方先后开展各类共建活动283场次,参与共建活动师生官兵74000余人次,其中参与学生40400余人次。
互动双赢,“军学共建”育人效果积极明显。通过“军学共建”活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园内拓展到军营舰艇上,学生深入部队驻地,体验军人生活,感受军营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一是帮助学生树立了更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许多学生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放弃舒适工作环境奔赴南沙的徐祖平等守礁英雄作为学习榜样,学生申请入党积极性不断高涨,从2004年至2008年,每年申请入党学生数由1064人增长到2893人,学生党员比例翻了一番。二是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国防观念、海权意识。通过“军学共建”活动,学生对海洋国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真切而全面的了解,在日记、体会中纷纷表达自己捍卫海权、为国争光的感想。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有827名学生报名参军,77人应征入伍。三是提升了意志品质。在战士们崇高精神的感染下,学生中挑剔抱怨、依赖怕苦的现象少了,自立、团结、奉献的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2004年以来,学生无偿献血近两万人次,学校多次荣获“全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对舰队战士进行技术培训、文化补习等,促进了部队官兵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学校育人工作和部队国防工作的双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