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期
为大力宣传优秀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日前联合组织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高校进行巡讲。
3月25日,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出席了报告会。随后,报告团先后赴沈阳、南京、上海、南昌、长沙等5个城市的高校作了巡回报告,总计50余所高校的近万名学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报告团由7位成员组成,他们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大学2003届毕业生莫锋,大连互联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杨健,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采油29队副队长、成都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高波,江苏省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党支部书记、常州工学院2007届毕业生张天然,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吕王中学教师、孝感学院2007届毕业生何家坤,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镇长、浙江理工大学2003届毕业生周毅,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大队一连指导员、山东大学2006届毕业生魏法祥。
报告会上,7位报告团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各自毕业之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突出成绩,向人们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一路走来,报告团成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一场报告,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着每一名师生,广大师生的情绪跟随他们一道起伏,掌声笑声连成一片,触动感动交融在一起。每当报告会一结束,大批学生便纷纷涌到台前,簇拥在报告团成员身边,争相邀请报告团成员合影、签名留念,并与报告团成员深入交流,久久不肯散去,场面感人。
巡讲活动在各地高校及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广大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机会,通过报告,感受到了同龄人在就业、创业、建功立业方面的激情,为自己投身事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指明了方向。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刘畅说:“高波放弃在繁华都市工作的机会,奔赴茫茫无边的盐碱地工作,在险情出现时,挺身而出,他的事迹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和困难勇于担当的风采。”在听到张天然扎根贫困农村担任村官,历经艰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事迹后,南昌理工学院学生罗美华深有感触地说:“基层一线既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课堂,只要投身基层脚踏实地地工作,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沈阳理工大学学生林立光说:“过去我们总觉得工作要到大城市,要去待遇好的单位,现在看来只要努力储备自身能力,在基层就业一样大有可为。”复旦大学学生黄维说:“虽然他们都是建功立业的典型,但是这些同龄人的事迹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使我们对未来的就业创业有了准备和启发,我们要深入基层、报效国家。”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周婷婷表示,“如果今后学习、生活中再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将不断地用这些鲜活的榜样事例来激励自己。”报告团成员的事迹深深感动了高校学子,激起学子们投身基层、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家纷纷表示,要向这些先进楷模学习,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生产建设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湖南大学2006级国防生黄海蛟在报告会后,立即向学校选培办提交申请,主动要求到西部基层部队服役。
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报告会具有典型性和导向性,报告团成员毕业时间不长,事迹贴近大学生,可学性强,更能让大学生产生亲切感;选择此时组织报告团作巡回报告,非常及时,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立志报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榜样示范意义。部分省(市)在报告会后,将报告会视频、PPT制成光盘发给高校,要求高校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有的省(市)和高校还向报告团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再次到当地高校进行更大范围的巡讲。一些高校还将报告团成员事迹编印成册,作为案例进入课堂,并将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系统组织学生学习报告团成员事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价值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