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名女大学生“拾荒”救助重病室友

第1010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护理专科(5)班杜华月、董仕琴、王飞三名同学,从2011年4月起,捡拾饮料瓶、废纸,勤工俭学、省吃俭用,帮助身患重病的室友罗茜筹集治疗费。她们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罗茜是湖北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护理专科五班学生,家住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方镇罗桥村。2011年4月底,罗茜全身出现瘀斑瘀点,被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帮助室友战胜病魔,杜华月、董仕琴、王飞三名同学决定救助罗茜。她们一面通过各种方式做思想工作,鼓励她放下包袱,唤起她直面病魔的勇气,一面暗地里开始想办法为家庭十分贫困的罗茜筹措治疗费用。

  由于平日上课,时间零散,三名“90后”少女最终选择了拾废品,并且一干就是一年多。起初,在拾废品的过程中,她们遭遇过同学们的不解和嘲笑,遭遇过“同行”的威胁和驱赶,但为了帮罗茜筹集治疗费,她们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到课余时间,她们就在校园里拣饮料瓶。在楼道里,只要看见地上有纸,或是墙上贴的过期广告单,她们都会随手捡起或撕下,攒起来卖钱,她们成为了楼栋里小有名气的“破烂王”。

  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罗茜,三名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生活本就十分节俭的女孩过起了更加艰苦的生活。三人一日三餐平均花费只有3元多,每月的伙食费在100元左右。为了节约1毛钱的菜价差,三人不惜花上来回15分钟从所住的北区步行到南区食堂打饭。为了省下2毛钱的一次性饭盒钱,三人每次吃饭总是自带饭盒,为此曾经被同学笑话为“小气”,也被气哭过,可是转过头她们这样计算着,每人一天省2毛,三个人就可省6毛,一周就是4元2角,一个月可省18元,就能支付3根吊瓶管的钱。来武汉快两年了,三位90后的姑娘只逛过两次街,平时三人从不买新衣服。在她们所住的6622寝室,看不到电脑,看不到化妆品,更看不到年轻女孩喜欢的玩具、饰品,三人唯一使用的护肤品是1元钱1袋的面霜。参加面试借的是同学的衣服,穿的皮鞋是斗争了好久咬牙买来的20块钱一双的地摊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年多来,瞒着室友罗茜,人均年生活费在1500—2000元的三人共筹集到4000多元的救命款。

  “拾荒三女生”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得到了百万网友的盛赞,被网友们亲切地誉为“最美丽天使”。学校党委授予杜月华等三名同学“学雷锋扶危济困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校团委授予杜月华等三名同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2012年度“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全校掀起了学习三位女大学生先进事迹的活动热潮。同学们说,这三位身边的同学可亲、可敬、可信,她们身上的高贵品质值得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学习。而她们三人表现出的“医者仁心”,也是每一名医学院校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位网友留言说:“这样的好人好事太难能可贵了,三位女生的精神折射出了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中华传统美德。”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王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