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期
西南大学大二免费师范生刘静环,自查出眼眶肿瘤,得知右眼球将被摘除后,主动捐献眼角膜,用大爱传递光明。她的义举感动了广大师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寒门学子,立志从教。1992年,刘静环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父亲是一名民营企业的普通员工,母亲无业。因其家族四代都有人从教,刘静环从小立志,要终身以教书育人为业。2010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入校后,刘静环抱着“不逼自己一把你不会知道自己能有多优秀”的信念,勤奋刻苦、乐于助人,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先后获得学校各种荣誉。她的辅导员张晓琦介绍说:“她常说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要误人子弟。”
突逢噩病,乐观以对。2012年3月,刘静环突感右眼不适,眼球突出,经诊断为良性眼眶肿瘤。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她坚持备考,决定暑假再入院手术。7月2日,刘静环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入院治疗,经第一次手术后进行肿瘤切片检查,得知肿瘤是偏恶性的,且全国仅有三四例有记载的类似病例。要保命,必须摘除眼球。得知这个噩耗后,刘静环哭了半小时,然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眼保不住了,就把角膜捐了吧。”她的乐观让父母、老师和医生们都更觉心痛。她的主治医生说:“角膜捐献者一般都是身后捐献,像刘静环这样活体捐献的非常少,她这种精神境界难能可贵。”
身正为范,大爱传承。刘静环说:“来医院第一天就看到院子里有为角膜捐献者设置的纪念墙,当时就很感动。后来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能保住右眼,深刻感受到光明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我自己的眼睛保不住了,那就用我的右眼角膜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 7月16日,刘静环捐出了右眼角膜,已经帮助两个人重见光明。据医生介绍:眼角膜不会感染癌细胞,因此她剩下来的角膜材料将储存在眼库中,还可以供3个人使用。
刘静环活体捐献眼角膜的义举感动了广大师生。西南大学李慧同学说:“她在无比痛苦的时候却想着让别人幸福,在自己失去的时候却希望别人能获得,她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令我心生敬佩。”辅导员张晓琦说:“刘静环乐观坚强、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她的精神不仅随着角膜一起传递光明,更鼓舞了身边每一个人的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