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建设“五微五阵地”育人新机制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总第1078期

  自2011年起,福建师范大学提出“五微五阵地”工作思路,倡导校各级团学组织建立微博,通过开展微活动、提供微服务、创建微协会、举办微论坛、打造微文化,使团学组织微博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建立覆盖全校学生微博体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社团五个层级共建设了600多个团学组织微博,覆盖全校6大校级学生组织,30个学院团委、学生会,120个年级团总支、学生会,1111个团支部,260个学生社团,形成相互捆绑、信息共享、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微博体系,建立起覆盖全校学生的网络化微博体系和信息化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多层次管理体系,建设学校管理新模式。学校对团学组织微博实行规范管理,制定《团学组织微博管理条例(试行)》,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建立完善发现、上报、解决、反馈问题解决机制,强化经费和技术保障。学校成立微博管理服务中心,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运用新媒体能力强的学生干部组成管理团队,并聘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传播学、法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微博运营商等担任顾问,建立起一支业务精干的管理队伍。学校重视对微博内容的建设,建立完善微博舆情搜集与处理机制,及时汇编上报微博信息和网络舆情,牢牢把握正面导向,使微博成为传播健康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

  开展微活动营造微文化,提升学生新媒体素养。各级各类团学组织依托微博新媒体平台,精心设计,开展了一批如“学雷锋”、“微博读书节”、“书记早餐会”、“校长面对面”等同学们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的微活动,提供了微博迎新、寻物、咨询等一系列微服务,举办如“网络与青年担当”等富有思想内涵、体现时代特色的微论坛,在校园里悄然刮起了一股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积极参与的微文化之风,学生们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主人翁意识、提升新媒体素养。

  福建师范大学通过“五微五阵地”建设,实现了学校与学生之间快捷、畅通的交流,促进学校转变工作理念、完善校园民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聂明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