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81期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党委积极推进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健全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特色,提升了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阳光机制。学校党委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一是创设校、院、班“三级”理论学习平台,在学校层面开办“立人菁英人才学校”,在学院层面定期举办业余党校,在班级层面实施班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保证其政治品格的先进性。二是出台《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时,其年度综合素质测评和专业学习成绩“双过半”标准,即平均排名在班级前50%。三是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其中“三投票”指推选入党积极分子投票、发展预备党员投票、预备党员转正投票,“三公示”指推优公示、发展公示、转正公示,“一答辩”指预备党员转正时必须召开答辩会,认真遵守组织发展程序,确保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四是实施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办法,根据“谁介绍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谁预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公信度。
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关爱机制。学校党委研究建立“面对面”工作制度,努力创造立德树人、爱心育人的工作环境。一是书记有约,通过举办“书记有约”活动、创设书记讲堂、设立党委书记接待日等,倾听大学生党员心声,开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新形式。二是新老结对,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发挥他们政治上成熟和育人经验丰富的优势,对新发展学生党员进行政治引导和思想帮扶。三是立体辅导,组织二级党组织副书记、党务秘书、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等,利用QQ群、微博、校园五省通衢论坛、苏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平台,对学生党员群体存在的隐性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为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学校党委着力实施三项工程,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施常青藤工程,树立“自助助人,共同提高”的理念,建立学生党员帮助普通学生的链式“常青藤”,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兼任政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学风建设督察员等,激励学生党员争做优秀学长和优良学风建设的引领者。二是实施先锋示范工程,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三最三星”评选表彰活动等,组织学生党员多做看得到、摸得着、多受益的实事好事,并以典型事迹报告会、图片展等形式,用身边人和事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三是实施社会服务工程,每年暑假组织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近20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走千村、访万户”社会调查、送法下乡、助困支教等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了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建立健全党员毕业生教育激励机制。学校党委将毕业生党员教育作为一项制度化工作来抓,努力以“典型引路”强化毕业生党员的“带头”意识,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一是建立毕业生创业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创业校友报告会、观摩创业基地、开设SKY创业培训班等,以创业典型为示范,激励毕业生党员“带头”自主创业。二是以党内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为契机,以村官典型为榜样,通过举办访谈、论坛、座谈会等活动,并利用网络、报纸、橱窗、手机平台等途径,鼓励毕业生党员“带头”服务基层。三是通过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优秀毕业生党员风采展、毕业生党员干部大会、撰写毕业家书、毕业生党员捐赠、“我在母校站好最后一班岗”等活动,以优秀党员为楷模,号召毕业生党员“带头”文明离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