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多措并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氛围

总第1086期

  近年来,徐州工程学院着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创新方式举措,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创新“双通双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一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国家社会发展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鲜活案例贯通融合。将徐州特有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选取案例200多个,讨论辩题300多项;将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博物馆打造成思政理论课教学基地,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增长知识、砥砺品行。二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通融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之中,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开展热点问题、校园精神大讨论,通过讲座论坛、社会实践、微博互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讨论实际问题,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加强学生公寓育人环境建设。学校在学生公寓成立“两站”——学生党员工作站和老党员工作站,丰富全员育人内涵。一是注重加强住宿安全、宿舍卫生、文明交往等养成教育,将宿舍文明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之中,作为评选“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的基本要素。二是注重发挥老党员感化教育作用,邀请淮海战役老战士在宿舍园区开设讲坛为学生讲述历史,邀请社区老党员担任新入党学生党员谈话人,让学生在与老党员交流中接受教育、坚定理想。三是注重在学生公寓区开展帮扶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学生党员骨干定点定期开展答疑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同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依托徐州市挂靠学校成立的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成600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验中心,组建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育师资队伍,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推动项目实施,加大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源投入。通过精心打造、成果孵化,3年来,学生创办的16家创业企业已入驻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在各类学科、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7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逾百项,并成功申请专利15项。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