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90期)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高校师生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当代大学生要担当重任,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实现路径。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习近平主席在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理论内涵,明确提出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自此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吉林大学教师孙永超说,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抓住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机遇,从容应对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挑战,为中国高等教育美好愿景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范黎波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详细阐述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国梦不是遥远的目标,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凝聚全体人民梦想,激励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进的精神共识和强大力量。
讲话极大鼓舞了青年学生的报国热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萌说,习近平主席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令他深受鼓舞,尤其对实现“中国梦”信心倍增。去年参加了寻找优秀乡村教师的“星晖行动”,看到美丽的乡村教师们成就了无数孩子们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追逐着伟大的“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论胸怀多么高远的理想,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在一线、在基层,用一点一滴汗水去实现。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车旭说,看到主席在讲话中对青年的激励,让我激动不已,深深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重视。我们这一代人很幸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每年都在提高,我期待,将来教育能够真正实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描绘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中国教育梦。复旦大学学生李一苇说,到2021年,我30岁,到2049年,我58岁,我们不仅是光荣梦想的见证者,更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参与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要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讲话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北京大学学生杨亚晨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我们勤奋学习、爱国奋进的时候,我们便能为梦想注入一份心力。也许我们个人的梦想并不宏大,但正是很多人为实现理想的不懈努力,才让伟大的“中国梦”在今天更加充满希望,更加接近现实。厦门大学学生李赟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主席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只有国强大了,家才能温暖。同济大学学生宋忆梦说,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只有心有国家,不畏艰困,锐进不息,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成就自己。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