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天津大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总第1112期

  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模式、搭建学生成长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助力学校人才培养。

  完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坚持“教育、咨询、治疗、研究”四位一体的特色工作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教育工作做到暖心,营造整体氛围。连续三年推行“暖心工程”,开展“博士生心理训练营”、“硕士生相识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日常性、教育性活动,营造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从不同层面关怀不同群体心理需要。二是咨询工作注重专业,促进学生发展。30余人的专兼职咨询师队伍每周提供近90个时段的咨询服务,年均接待量约1000余学生,较好地解决了新生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学生常见发展性心理问题。通过定期的工作督导例会、专业督导以及完善的危重个案转介机制保障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三是治疗工作系统全面,保障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设治疗部,为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提供系统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年均门诊接待量500余人次;外聘8名具有评估资质的专家,开展心理评估工作,把好因心理问题休复学的入口关和出口关;心理危机干预做到全天候待命,并畅通转介渠道,直接对接社会专科机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无疏漏。四是研究工作贴近需求,提升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有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专兼职队伍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开展理论研究,为工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为工作实务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如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攻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点。

  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引育结合,组建专兼职工作队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实体机构,引进6名精神医学或临床和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具有精神科医师或咨询师资质的专职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提供人力保障。选聘、培育一支30余人的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和一支覆盖所有学院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延拓工作深度与广度。二是加强培养,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连续四年组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学校约有40余名执证教师;选送专职教师参加国内高水平专业培训项目,面向专兼职队伍举办专题讲座、专业督导、自主学习沙龙等,提升队伍实务能力。三是统筹规划,促进队伍多元化发展。通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路线规划,提供心理咨询、专项研究、必修课授课等多元化工作方向和发展平台,提升专兼职队伍的专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搭建多样化的学生成长平台。一是举办“心灵成长工作坊”,加强课外活动课程化平台建设。工作坊主题涉及“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面试应聘”等内容,以“课程化”、“学分制”等手段提高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规范性和系统性,助力学生个性成长。二是建设心理素质拓展基地,加强体验式教育平台建设。将“空中断桥”、“模拟电网”等室外挑战类和协作类项目,与室内团体心理训练、负性情绪宣泄、心理素质测评、培训沙龙等项目相结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的新阵地。强调理论与体验相融合,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三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平台建设。加强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校院两级学生心理协会建设,加强“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主题季”等品牌活动建设,积极发挥学生“三自”功能,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载体。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王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