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47期
上海交通大学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着力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双师联动”,增强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坚定医学生职业理想。
班导师引航,以言传身教启迪医学生学术志趣。2010年,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率先担任医学院本科生“班导师”,在他的带动下,共有46名专家教授、科研骨干、临床医生加入医学院本科生班导师行列,为医学生们提供专业型、方向型、发展型的个性化指导。一是通过近距离与医学生们分享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医学道路上的挑战与收获,体会职业使命感与荣誉感,激励医学生们在医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且行且悟。二是通过把最新研究成果介绍融入教学课堂和日常班会,和学生分享科研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体会心得与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三是通过带领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社会实践调研,将生涯发展导航融入医学生们的专业实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前行道路,坚定医学志向。
辅导员护航,以人文情怀塑造医学生高尚品德。学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医学院辅导员队伍,以加强医德文化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切实提升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一是注重发挥主题教育和仪式教育的熏陶作用,通过中国梦主题教育增强医学生职业责任感,通过白袍仪式、实验动物告别仪式、实习仪式等医学生特色仪式,系统开展医德塑造教育。二是敏锐把握医患关系社会热点对医学生的思想冲击,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与引导,其中,辅导员梁钦将与学生谈话心得撰写成三十万字的网络周记《蔷薇心语》,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三是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选拔骨干辅导员组建“影视育人德育工作室”、“杏林彩虹德育工作室”,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
双师联动,以合力育人坚定医学生职业信念。学校专门整理了《基础医学院班导师、辅导员联动案例集》,凝练总结了班导师和辅导员在文化创建、职业体验、科学研究、人文素养等十方面合作开展“双师联动”工作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带动更多专业骨干和辅导员加入“双师联动”队伍。在“双师联动”的影响下,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医学职业认识,自发组织起“‘医帮医’朋辈学业指导项目”等朋辈生涯导航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医学职业信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