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与驻区高校联动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

总第1157期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区内集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30余万名。近年来,岳麓区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联动驻区高校,以区校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抓手,推动驻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凝聚共识,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区委区政府将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任务分解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并给予人力、财政支持,安排298名干部作为工作联系人,3年投入经费300万元。全区17个街(镇)推出“菜单式”服务,形成“一街(镇)一品”育人格局。驻区高校积极响应,为每个实践团队配备1名辅导老师,广泛发动、科学引导大学生投身共建活动,支持415个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与岳麓区长期合作,发动注册大学生志愿者达4万余人。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等部门高度重视,从项目规划、主题确立、基地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提供支持,并从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

  整合资源,丰富实践育人载体。在打造实践基地上下功夫。依托街道(镇)、社区(村)、学校等固定场所,建立涵盖“爱国教育、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创新创业、文化交流、网络净化”6大类、291个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典型基地引领作用,遴选、授牌了12个示范基地,并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在培育主题项目上下功夫。策划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主题活动。近三年来共组织开展“暖心社区”、“心桥筑梦”、“分享红色记忆”、 “同伴教育联盟”等主题活动70余次,累计参与大学生10多万人次。在提供见习岗位上下功夫。确保每一个自愿参与实践的大学生能上岗、上好岗。开发网络信息发布平台,2014年发布服务项目276个、见习岗位787个(种)。

  健全机制,强化实践育人保障。在对接机制上,实现了机构、人员、制度、信息等四个层面对接。成立由区委书记、高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签署共建协议,规范定期会商、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表彰激励等制度。在联动机制上,根据部门职责和大学生实际需求,浓厚“校地对接、院街协作、班社(社区)互动”的实践育人氛围。在考核机制上,将共建工作纳入《岳麓区文明创建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考评结果作为街镇文明创建工作评先评优的依据,作为党委政府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各高校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评奖评优、入党评先等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李欣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