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着力加强爱心教育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第1162期

  华中师范大学坚持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开展爱心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涌现出如自愿为配型成功的意大利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2010级免费师范毕业生闫瑞等优秀典型,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三全育人,营造爱心文化氛围。一是倡导“三博”育人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大力培育“博雅、博学、博爱”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人文资源优势,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弘扬杰出校友典型。二是完善合力育人机制。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形成由全校500多名教师班主任和3000多名教职工共同营造爱心文化的强大育人合力。三是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立足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团,确保“生命之光爱相髓”、大学生暑期支教、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建构起开放式、有活力、长期性的志愿服务网络。

  互联互动,构建爱心示范工程。一是开展爱心主题教育。举办“弘扬雷锋精神”、爱心教育活动月等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网上互动等形式,强化爱心教育认可度。每年开展200余次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率和满意度均在85%以上。二是打造爱心教育品牌。学校充分发掘爱心活动资源,形成了圣兵爱心社、心心火义教之家、洋雷锋服务队等爱心名片,其中“桂苑之歌”爱心演唱会已连续举办14届,筹集贫困生帮扶资金数十万元。三是选树爱心教育典型。通过“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明德教师奖评选、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如轮椅教授刘盛佳、新疆内派干部“春妈”、洋雷锋阿达姆等优秀典型。

  多措并举,拓展爱心教育空间。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拓展课程建设,完善素质拓展学分体系,形成大学生爱心教育、心灵成长工作坊等11门爱心教育专题课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二是组建爱心教育、党员国情学习实践基地,开创体验式爱心教育课程模式,通过交流沙龙、视频演绎等多种形式,围绕爱心主题设计教育情境。每学期约有500人次选读该课程,爱心课堂辐射全校,现已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资助支持。三是融爱心于学生事务之中。构建完备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明确“发展型资助”的工作理念,将资助与感恩、自强自立教育紧密结合。创建学生事务大厅,打造集教育教学、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党团建设、后勤服务和心理辅导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使爱心教育在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中不断深化。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李欣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