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69期
1994年,为响应国家倡导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号召,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组织首批青年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同志专门接见这批志愿者,并题词勉励他们。近日,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5000多名志愿者给李克强总理写信,汇报了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并附上志愿服务20年的图册。10月6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来到吉林大学,宣读了李克强总理给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师生的回信。
李克强总理在信中表示,读了你们的来信,看了志愿服务图册,非常高兴,这使我又想起当年和志愿者在一起的场景。20年来,白求恩志愿者们用热情活力和医学专长身体力行白求恩精神,在非典疫情、抗震救灾等急难关头挺身面对,在支医、支农、支教活动中排忧解难,在临床医疗中创新方式服务患者,生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向社会传递了道德的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信中勉励志愿者们,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信念引领脚步,希望大家继续以爱心和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与千千万万志愿者一起传播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尚。也希望大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学、砥砺品行,在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奉献中成长进步。志愿者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世界因为你们而精彩。祝大家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
接到总理的回信,吉林大学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工作会,部署总理回信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各级党团组织纷纷召开学习座谈会,畅谈心得体会,抒发志愿热情,全校上下迅速掀起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广泛热潮。志愿者孔维健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吉林大学全体志愿者定当不负总理嘱托,竭尽所学,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美好”。学校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高继成曾担任协会首任会长,是志愿服务2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表示,“在总理的鼓励和支持下,全社会一定会掀起志愿服务的热潮,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将通过志愿者的行动传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0年来,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用奉献书写崇高,以“救死扶伤、服务社会”为己任,在面对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永吉洪水等事件时挺身而出,积极参与灾区医疗帮扶和灾后重建工作。多次组建支医、支农、支教队伍赴全国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协会志愿者人数为5000余人,志愿服务基地500处,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已达40万小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