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08期
江南大学现有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1400余名,一直以来,他们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的工作理念,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力开展组织关怀、学习关心、生活关爱、就业关注等活动,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取得良好实效。
实施“组织关怀工程”,思想引导领成长。学校专门成立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专设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办公室,由新疆内派教师对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通过党组织生活、团支部学习、党团支部创建等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引导,发动师生党员与积极入党的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担任“解说员”、“宣传员”,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利用党员“1+1”帮扶、师生个别谈心、宿舍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融合。
实施“学习关心工程”,学业帮扶促进步。主动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基础课程补习、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实践性技能训练,努力让少数民族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校院两级学习促进中心采取组织教师单独学业辅导、鼓励学生结对帮扶等多项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近年来,读研深造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其中2013届法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读研比例达36.4%。
实施“生活关爱工程”,管理服务融真情。实行资助倾斜政策,每年发放新疆籍、西藏籍生源经济专项补贴近20万,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学生路费和生活补助、重大节日庆祝经费等,“奖、贷、助、补、免”一体化资助体系全面覆盖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心办好清真食堂,先后投入180万元用于食堂基础设施建设,从新疆特聘3名少数民族厨师专职烹饪,并严格控制食材采购渠道,在原料、人工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每年拨发专项补贴,坚持只做“安全饭、公益饭、可口饭”。
实施“就业关注工程”,多措并举助发展。加强动态管理,详细登记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信息和求职需求;落实重点推荐,全天候关注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岗位信息;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求职目标;实施心理援助,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和协调,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机会。近几年,学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3%左右,在大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学生维持在40%左右;少数民族学生求职政府、银行、学校以及知名企业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