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10期
上海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育人价值,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让劳动最光荣等劳模精神闪耀校园。
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精神动力。成立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大力开展劳模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劳模崇高品格和育人价值,打造劳模文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把劳模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组织教师研究劳模精神,编写“劳模精神导读”等教学参考资料,深入诠释劳模价值,反映劳模精神内涵;针对专业课程难点或学生现实思想困惑,邀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劳模进行讲解,制作视频微课程,并通过易班向学生推送。
组织劳模与学生面对面,树立学生成长成才人生偶像。组建劳模讲师团,开展进校园巡讲活动。遴选首批60位有影响力的劳模组建讲师团,在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巡讲。讲师团用劳模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感召引领学生,受到学校和青少年学生热烈欢迎;开展“走进劳模”系列活动,组织学生采访劳模,整理编纂劳模口述史,举办“劳模伴我成长”“我心中的劳模”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发挥易班等网络手段力量,提炼贴近青少年的小故事、小画报、小文艺、小动画,让劳模形象生活化,增强青少年对劳模的认同感和亲近度;建立学生志愿者劳模服务队,组织学生开展关心劳模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学生体验劳模工作,发掘学生创新创造巨大潜力。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劳模精神。首批重点遴选20个具有产业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团队或工作室作为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并以劳模名字命名。引导全市大中小学与基地结对,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努力把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开辟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发挥劳模精神引领功能,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博雅”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教师群体中的劳模典型,用“身边的劳模”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学生;把“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与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倡导教师们学劳模、当劳模,以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育德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教师爱岗敬业、奉献事业的精神境界,使广大教师自觉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