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39期
江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亲情等育人优势,坚持围绕中心、立足基层、主动作为,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关工委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建立“流动讲师团”,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深入学生中讲政策、讲理论、讲事迹,形成了包括革命传统教育、核心价值观解读等22项专题的课程体系,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现已举办各类专题报告180余场,深受广大学生的肯定。2006年10月,校关工委联合校内相关部门成立“菁英学校”,重点培养青年大学生骨干的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实施老同志与学员“1+1”结对指导,推出“理论学习、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培训模块,以体验社会角色、参与式考察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赴革命遗址、城镇农村、基层一线等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全面支持学生学习就业。校关工委组织120余位老教授担任班级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每人负责联系1-2个班级,通过交流座谈会、专业咨询会、一对一谈心等形式,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成立教学督导组,发挥专业优势,定期走进课堂了解青年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水平和学生反响,并为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供学习技巧。组建“关爱就业服务小组”,利用老同志的校友、合作企业等资源,积极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推荐渠道,现已成功推荐150余名学生走进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亲情优势,用心关怀困难学生成长。校关工委组织老同志自发设立“关爱助学基金”,筹集资金近300万元,已资助1300余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设立“关爱谈心屋”,选派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同志接待大学生来访,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冲突及迷茫困惑。针对孤儿学生群体,组织开展“给我一个家”活动,促成60名孤儿大学生与22个热心老同志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组成“帮扶家庭”。由老同志牵头成立“关爱超市”,倡导师生提供衣物、书籍等各类爱心捐赠,供经济困难学生按需所取。近年来,“关爱超市”接收捐赠衣物两万余件、书籍五千余册,逐步形成了“师生齐动员、爱心共传递”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