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71期
广西财经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财经院校办学特色,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探索理论建设、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新方法,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成效。
培育理论引导新特色。学校着力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思政课授课模式,通过主题辩论、小班讨论等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依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开展课内外联动,通过论坛宣讲、校内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兴趣和活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大力培育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特色,各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如工商学院党委开展“工商党旗红”、“党章在我一言一行中”主题实践活动等;文传学院党委开展学生党员“两学一做”党课比赛,倡议学生党员践行“健康文明使用手机”;金融与保险学院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开展“两学一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丰富实践育人新途径。学校坚持以“基层接地气,实践促成长”为主题,秉承“校地合作、共建育人、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理念,连续7年与广西南宁、玉林、贵港、崇左、河池、桂林、百色等7个地市的党委组织部门合作,围绕“社会观察、文秘工作、业务锻炼、专业实践”四项内容,利用暑假选派500-800名优秀大学生骨干深入7个地市的25个市、县、区,250多个基层党政机关开展至少为期一个月的实岗挂职锻炼活动,增进青年学生对国情、区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技能。目前已有4000余名师生参与实践活动,形成了学校实践育人、服务地方的鲜明特色,育人效果及社会反响良好,得到新华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创新网络育人新方法。学校重视组织保障,成立易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各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9大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组员,全面统筹学校易班建设工作。通过设立学校易班发展中心、建立校、院两级易班工作站等举措,进一步夯实易班的发展基础。学校着重明确易班功能定位,通过易班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平台”:即学生获取专业知识、获得校园服务的平台,学校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实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平台,打造让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的网络家园。学校不断创新易班推广思路,通过设计考评机制、推动立项制度、组织文化活动、搭建特色应用、营造易班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等6大举措,让易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一步提升网络育人的工作实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