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彰显新时代大学生良好风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18〕第45期 总第125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光明日报教育部、大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1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入选大学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矢志奋斗的精神风貌。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志从军报国,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是大学生年度人物门良杰和阿斯哈尔•努尔太的选择。清华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门良杰大二时休学两年参军入伍,成为英雄连队“大功三连”的普通一兵,两年军营磨砺,他入党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后,他兼任本科生政治辅导员,努力做学生的价值引领者,以自己的从军经历勉励大家刻苦努力、报效国家,影响了一批批清华学子。“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南开大学2015级本科生阿斯哈尔•努尔太选择成为强军梦的一名亲历者,服役期间,他淬炼成钢,完成了从普通大学生到一名真正的人民子弟兵、从普通一兵到特战队员的两次成长与蜕变。2017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他和他的7名同学回信,肯定他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刘敏、陈春林、王海涛等大学生年度人物都曾遭遇不幸的人生,但他们都选择了直面逆境、笑对挫折,用锲而不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不怕失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奋斗之歌。南京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刘敏,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右腿,她身残志坚、拼搏向上,刻苦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公益,用汗水书写人生,用付出回报社会。华中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生陈春林,15岁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进入大学后带着父亲上学,积极做志愿服务,用爱与奋斗向社会传递温暖和力量。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级本科生王海涛,作为国家轮椅冰壶队队长,与队友合作在平昌冬季残奥会上勇夺轮椅冰壶冠军,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带动更多残疾人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以互助、有爱的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年度人物王奉宇、王绍鑫、吕松等,珍惜韶华,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加强磨炼,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级本科生王奉宇,历时3年时间,足迹踏遍西藏、湖北等6个省(区、市),行程上万公里,对30多条地质剖面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发现了早三叠世(2.5亿年前)腕足动物的新物种,填补了生物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的演化空白。北京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绍鑫着眼改善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潜心钻研、硕果累累,申报国内外专利19项,已获授权9项。“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真正改变人类生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吕松,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设计发明的“自发电智能头盔”获得第四十五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张震鸣、仉元旭、李二阳等大学生年度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中有的用大爱续写他人生命,有的在创新创业中砥砺奋进,有的用舍己救人的英雄义举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用实干笃行为青春留下最好的注脚。“年度人物特别奖”获得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专科生张震鸣,去世后无偿捐献了心脏、肝脏、双肾脏、双眼角膜等器官,挽救了6个人4条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奉献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西安财经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二阳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他累计参加各类公益活动22次,其中一线现场救援12次,成功搜寻到溺水者9人。杭州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仉元旭是一名创业达人,她创办的公司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净利润达到660万元,“青春就是用来奋斗和奉献的”,创业的梦想,志愿的激情,引领的责任感,汇成了她的整个青春。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