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调查我都看,我认为今年调查显示的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关注比以往更加突出。”浙江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费英勤说。
2005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社会热点,对我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特别是对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大事高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费英勤认为,这是长期以来高校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反映,也表现出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这次调查表明,大学生比较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调查问卷列举的国内外12项事件中,关注程度最高的国际重大事件依次是“战后伊拉克局势”、“中日能源之争”、“中东和平问题”等;关注程度最高的国内重大事件依次是“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问题”、“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佳绩”、“台湾‘大选’,陈水扁‘当选’”等,其比例明显高于战后伊拉克局势、中东和平问题。
调查显示,在对国际问题和关乎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们表现出较高认识水平和较强的理性分析能力。学生高度拥护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坚决支持《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同时大多数学生非常关注“连宋”访问大陆,一致认为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宁波大学学生处处长严建雯认为,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他们特别关注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在事关国家领土和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态度十分明确。河海大学学生处处长张海军认为,当今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高度认同,对政府处理国际事务和国内问题负责任的态度表示充分肯定,充分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很乐观,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从1997年至2005年的调查数据对比看,选择我国未来发展趋势“乐观”和“比较乐观”的学生比例逐年有所提高。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说:“尽管有人对现今大学生时有非议,但我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是爱国主义,2005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爱国主义理念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这既有朴素感情色彩的内容,又有知识积淀赋予的理性思考。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在表达感情的方式和语言上有时会有过度的情况,这是成长过程的必然,我希望人们给予充分的理解。”
河海大学学生处处长张海军认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学校有责任保护好和引导好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励精图治、增强国力的坚强意志,把报国之志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具体行动。
“我认为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要信任和理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宁波大学学生处处长严建雯说,“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们的青年学生既热爱民族又放眼全球,既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既坚持大义又注重小节,以无愧于时代要求和民族希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