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宣传优秀大学生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凝炼和培育大学生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司会同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组建了“全国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分两路赴北京、天津及湖北、湖南进行巡讲试讲。共有66所高校,近15000名大学生聆听了报告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出席了在北京的报告会。报告会效果明显,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报告团已经结束巡讲,顺利返程。
参加报告团的成员都是由各省市推荐、有报告经验的优秀大学生典型代表候选人,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向大家充分展示了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形象。
报告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观众入场前,纷纷围在会场门口的优秀学生事迹展架前驻足观看,有的同学还拿出笔记本记着上面的事迹材料;每场报告会都是座无虚席,会场气氛非常隆重,听众反响强烈,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接连不断;很多师生在听报告过程中用笔记本认真地做着记录;动情处,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热泪;报告会结束后,听众们簇拥在报告团成员周围,与报告团成员进行亲切地交谈,交流听后感想,交换联系方式;有的同学还热情地请报告团成员签名并合影留念。报告会引起了广大同学的强烈共鸣,在座谈会上,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报告团成员是大学生中的楷模,他们的优秀事迹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同学们认为,听了这样的报告,感觉震撼,倍受感动,虽然和自己的经历不同,但报告团成员的可贵精神是完全可以学习的;这是一种鲜活生动的教育形式,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很容易受到启发。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不见泰山,不知泰山之高’,我一直以为大学生活只不过是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四、六级证书以及能拿到一两次奖学金,并培养一些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已。但是通过今天的报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最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就是对自己所坚定的信仰和理想的不懈追求。相比之下,我的‘原以为’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盲目而狭隘,那么的世俗而平凡。”会后,有的同学在网上留言:“听着报告团成员支教西部的经历,不经意间,泪水已经润湿了眼眶。每每看或听这样的故事,心中就会泛起涟漪,希望自己也能做出无悔青春的事情。”参加报告会的还有很多高校教师,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报告会很有意义,报告团成员们的优秀事迹不仅仅教育了广大青年大学生,同时也为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不少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干部们也普遍认为,报告会主题鲜明,内容真实,意义深刻,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用同学身边的人感染和教育大学生,是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形式,希望今后主办单位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高校师生非常渴望这样的报告。报告团成员本身对巡讲活动也非常有感触,认为相互之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报告团在湖北和湖南期间,还分别与“感动中国”人物 徐本禹、洪战辉进行了座谈、交流。在报告团巡讲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地配合了活动的开展,深化了效果,形成了声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