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重庆召开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

2010-08-13

  本报讯 7月12日上午,重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联合召开重庆市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的一系列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政治保证。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彭智勇在会上发言。有高校的区县党委宣传部、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市内高等学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何事忠在讲话中说,我们的事业前无古人,但后需来者。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世界。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他们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个性需求也更加鲜明。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是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美育不好也不是优秀品。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增智立德,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何事忠说,一个人,没有了“中枢神经”,便是一个植物人;一个社会,没有了“中枢神经”,就没有了精气神,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枢神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必须理直气壮地举好旗,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狠抓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这四大根本任务。

  何事忠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推进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提高科学化水平。当前,要集中力量抓好十大新举措的落实。一是精心编写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特别是要编写具有重庆特色、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辅导教材、案例文集和教育读本;二是积极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三是大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四是深入持久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使之真正成为重庆大学生的学习新风、文化品牌;五是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六是每年组织2至3万名大学生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加暑假岗位锻炼;七是确保每名大学生每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累计不少于20天;八是组建高校师生时事政策报告团;九是建立领导干部与大学生座谈制度;十是组织先进模范人物走进大学校园。

  陈存根强调,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事关我们党执政的千秋大业。校风、教风、学风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质量和培养接班人,必须紧紧抓住“三风”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理想崇高、素质过硬的可靠接班人。

  陈存根指出,两年来,全市各高校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已经成为重庆高校工作的有力抓手。

  陈存根要求,要紧紧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认真落实《重庆市高校“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规划纲要》,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要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要求,把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把忠党爱国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要努力造就高等教育大家名家,积极实施大家名家培养引进计划,整体提升我市高校的影响力;要以选好配强高校党政班子“一把手”为重点,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高校领导干部交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抓好中层干部和院系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扎实抓好“4050”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到中央党校、全国干部学院和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培训。要着力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多校区办学、跨院校选课、自主式实习、跨学科科研、社会化后勤等新情况,创新党组织设置,实现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各个领域和基层单位的全覆盖;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要进一步理顺院系组织体制。要扎实抓好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重点发展“双高”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入党,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党员教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先进、结合工作学习创优秀,促进领导干部党员的领导示范作用更好,教师党员教学搞得更好,职工党员服务搞得更好,学生党员学习搞得更好。要大力加强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党务干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让他们干事有激情、工作有本事、事业有前途。(本报记者)

摘自:《重庆日报》2010年7月13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