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10年第4期(总第43期)

2010-07-06

教育部社科司编  2010年2月23日

浙江大学“大手笔”推出我国第一部大型断代绘画总集《宋画全集》

  为弘扬中华文化,浙江大学积极响应浙江省委关于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部署,成立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汇聚多学科研究力量,大投入、高起点、专题性实施宋画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隆重推出我国首部断代绘画集《宋画全集》。这是继《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之后,高校组织实施的又一大型宋代文化工程,填补了我国宋画整理汇编的空白,开创了中国绘画历史大型断代集成的先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对《宋画全集》编纂工作多次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广泛征集搜罗,开创中国断代绘画集成先河。《宋画全集》编纂出版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宋代绘画遍布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200个公私收藏机构,图像征集极其不易。在已逾四年的宋画图像资源征集过程中,浙江大学广泛联系海内外宋画收藏机构,得到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弗瑞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德国国立民族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数十家收藏机构的热情支持,以及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倾情帮助。这其中亦不乏艰辛和波折。在拍摄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的镇馆之宝――五代董源的《寒林重汀图》过程中,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只准浙大摄影师拍摄一张作品的整体照片。浙江大学专家带着一百多公斤重的专业摄影设备“三顾茅庐”,才终于打动对方,拍好出版《寒林重汀图》所需的所有底片。目前,《宋画全集》第二卷(上海博物馆藏品)、第三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品)、第六卷(欧美国家藏品)、第七卷(日本藏品)已出版发行,其余卷帙计划在2010年完成。根据项目规划,《宋画全集》将收编海内外宋画精品约1500件,共8卷32册,7500多页。入编作品包括两宋绘画、五代绘画和辽金绘画。

  运用先进科技,解决古代书画“藏用两难”困境。宋画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但由于宋画存世稀少、流传分散、文物级别高,一直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汇集、整理和研究。为了保护文物,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书画名迹,只能作“闭卷”处理,面临着“藏用两难”的境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对于收编的藏品或调取高精度的图像底片,或对原始作品进行重新拍摄,在制版印刷、装帧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作了大量的针对性、适应性探索和创新。采用当前世界最先进技术进行制版与印刷,从整体图、原大图、局部放大图三个层次对画作进行展示,破解了长期困扰学界的“藏用两难”问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肖燕翼先生看了《宋画全集》样稿后说:“书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对我们搞研究的人来说,几乎不需要打开原作了。”中国美术学院张伟平教授说,他们求学的时候,教科书上的宋代绘画,都只是“模糊的黑白照片”,很多笔墨都只能靠自己“模糊”地理解。而如今的青年书画爱好者和研究者可以通过《宋画全集》与古代优秀绘画作品“挨个见面”,这是他们当年不敢想象的。

  体系完备谨严,广获海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宋画全集》运用现代学术成果与科技手段,对海内外存世宋画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反映两宋三百余年绘画发展历程的整体面貌,展示宋画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汇聚中外文献中宋画研究的典型成果和公允的鉴定意见,为进一步学习借鉴与研究宋代绘画艺术提供详备科学的基础性文献,兼具文献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首发一年多来,《宋画全集》得到海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指出:《宋画全集》对研究中国美术史有很大的帮助,对今后文学史和美术史的交叉研究也有很大帮助,可以跟《全宋诗》、《全宋文》相提并论。印刷、装帧如此精美,让我叹为观止。《儒藏》总编撰汤一介先生指出:编纂《宋画全集》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亚于编纂《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的意义,或者说更大,因为它的难度更大。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指出:宋代有一种很特殊的、在文化繁荣发展上体现出来的前进的精神。宋画比我们读到的各种当时的经史子集能够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