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司编 2012年06月15日
武汉大学“六大计划”领航哲学社会科学提速发展
近日,武汉大学制定出台《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将以高端引领、优势集成、国际对话、源头创新、服务发展为总体战略,计划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高端人才建设、学科优势提升、学术精品涵育、学术平台拓展、珞珈智库锻造、国际交流促进等“六大计划”,多措并举领航哲学社会科学提速发展。
聚焦队伍建设,着力涵育学术中坚。近年来,武汉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重点实施了“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遴选制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351”人才工程。“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还将通过学术引领能力建设计划加大对杰出人才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青年学术发展计划,培育人文社科长远发展的学术中坚;通过足额配备科研机构专职研究人员和建立特聘研究员制度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目标是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在各个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基地、重要研究平台都拥有自己的战略科学家,既包括拥有学贯中西、享誉国际的名家大师,又有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学术带头人,还有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才俊,以人才之兴盛,实现学术之兴盛。
提升学科优势,拓展特色学术平台。《繁荣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各学科发展历史,精心遴选出50个左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领域予以重点支持,既重视基础学科,也要重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应用学科,既重视传统优势学科,又重视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的培育和支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育新兴学科,催生新的学术生长点,以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能力及学术前沿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校将实施“学术平台拓展计划”,发挥武汉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龙头作用,将其建设成为战略科学家的汇聚基地、学术团队建设的示范基地、重大原创成果的培育基地、先进科研方法的探索基地、国际学术对话的前沿基地、服务社会发展的咨询基地。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的支持和建设力度,将校部共建研究平台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同等对待,使两者成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智库。
培育学术精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将设立重大学术成果培育专项,力争推出一批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一批能够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学校坚持“营造环境”、“激励导向”两手并用、两手并重。在营造环境方面,将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的意见》,延长考核周期,完善考核办法,推动实施聘期考核制度,营造宽松自由、潜心学术的研究氛围;全面推行代表作评价,加大重要学术成果的后期资助力度。在激励导向方面,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发展指标的奖励办法》,对获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给予50万元的奖励,二等奖给予25万元。对在SSCI、A&HCI等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在学术片区排名第一的期刊发表论文奖励20万元,在排名2-10名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奖励10万元。
锻造珞珈智库,服务社会“顶天立地”。“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将通过实施“珞珈智库锻造计划”,围绕“顶天立地”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顶天”就是要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提供重要的咨询建议,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立地”则是通过实施“武汉大学科教兴鄂专项行动计划”、成立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启动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这三个重大举措,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湖北省的“科技库”、“人才库”、“思想库”,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做好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文明。长期以来,武汉大学一直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现已有10位教授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居全国高校前列。目前,在学校正在筹划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以期整合全校优势资源,构建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端研究基地。“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将自觉把学术研究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集中精力推出一批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学校将在2013年,建校120周年之际,遴选出版“武汉大学百年名典”100部,将体现武汉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集中出版,确立学术精品力作的示范和标杆。
促进国际交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积极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繁荣计划》提出,每年将资助100名中青年学者赴国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高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中海外学习、进修的经历要求;鼓励教师开展重要学术领域的国际科研合作,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刊物中任职。学校将每年举办“武汉大学海外学术周”,依托优势学科和与武汉大学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集中发布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最近研究成果,推动哲学社科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对话国际学术前沿,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文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