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系列之二十一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12年第21期(总第86期)

2012-07-13 来源:社科司

教育部社科司编  2012年07月13日

湖南大学实施八大计划

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近日,湖南大学制定出台了《湖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战略(2012-2026)》。湖南大学将以建设独具文化特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学术领军人才培育和引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通过实施八大计划,建设具有世界影响、中国气派、湖湘精神、湖大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出台《湖南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 “资深教授遴选”、“学术领军人物引进”、“岳麓讲席”、“杰出人才培育”、“青年学术骨干培养”、“海外博士招聘”、“创新团队资助”和“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等人才建设专项,着力培养50名学术领军人物、45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一支学养深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提质计划。改革本科培养体制,试点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分学科制定实践教学标准,重点建设物流仿真、艺术基础实验中心和语言实训中心,构建现代实验教学体系。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跨学科创新中心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

  基础理论领域扶持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立足岳麓书院,大力扶持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发展,重点支持文化软实力、传统经学、书院文化、世界古文明比较、诗文词赋、村落文化等特色领域的研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领域支持计划。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重点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廉政建设等3~5个国家级战略咨询智库;成立“湖南发展研究院”,设立“湖南研究专项”,重点加强区域发展、信用体系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法治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等应用研究;整合校内外资源,扎实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和“产业金融研究”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跨学科交叉领域培育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依托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等平台,整合经济、法学、历史、管理、土木、建筑设计等学科力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和集成,重点扶持社会计算、空间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等跨学科问题研究,催生一批新兴交叉学科。

  国际交流拓展计划。设立“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专项”,重点支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以海外合作学校、孔子学院为依托,实施“文化海外推广专项”;支持在国际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支持名作外译,重点资助能增进世界了解当代中国、中国学术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快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探索国内期刊国际化及与外国出版商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数字人文建设计划。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网络平台与数字图书馆建设,设立“学科专题数据库建设专项”,重点建设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基础文献、湖南图库等30个具有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功能的学科专题数据库;设立“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重点建设20个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突出研究方法创新的文科实验室;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逐步建成区域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数据资料交换中心。

  社会影响提升计划。制定和施行《湖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推广办法》,启动“千年文库项目”,彰显湖湘文化品牌;开展“名师、名家推介”,积极推荐学校名师参与“百家讲堂”、“湖湘大讲堂”、“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活动,塑造文科品牌名师;依托中国书院博物馆、湖湘名人馆等机构,以岳麓书院论坛等为载体,建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和普及力度,为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栋(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