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08年第14期(总第22期)

2009-02-19

教育部社科司编  2008年12月23日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人才培养特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以体验为基础”的体验式实践教学理念,着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工夫,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实施“平台见识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学院坚持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内容实践化和实践内容直观化的原则,创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施“平台见识实训”,即结合教材内容,按照不同主题设置“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合格公民”、“全面发展”、“法制教育”和“实践实训”六个展厅,对学生应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内容和知识点以文字、图片、课件和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辅以声、光、电等现代手段,营造出生动、鲜活的场景,让学生达到如同亲身实践的体验效果,较好的解决了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几年来的实践表明,100%的学生都认为平台教学形式新颖、感染力强。一位2007级大学生在完成平台体验式实训后感言:跨入平台一小步,迈出人生一大步。

  二是实施“模拟感悟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学院根据教材有关内容,设计相关的主题游戏、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感悟哲理,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体验实训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道德认知、轻信念内化,重理论灌输、轻情感体验,重课堂教学、轻能力训练的传统做法,把游戏活动、技能实训、素质拓展等方式方法引入课堂,从而达到寓情于境、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是实施“开放体验实训”,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把实践教学环节统筹纳入学院社会实践之中,并切实做到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科学考核。学院按照实践教学的要求,设置如助人解难、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信交往等一系列实践项目,每个学生都要按照要求逐一进行项目实践体验,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理性认识,从而真正把理论认识与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学院定期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五见校园(见礼貌、见友善、见秩序、见助人、见诚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敬老院等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联合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在实践教学中,学院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活了,学生喜欢了,学生出勤率、听课率与社会实践率等基本上达到100%全覆盖,极大地促进了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在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保持思想稳定和行为理性,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