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51所高校共有流动党员5105人,占党员总数的4.7%。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各校党委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流动党员的参学率,确保教育活动全面有效进行。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对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在2004年初和2005年5月的陕西省高校党建工作调研中,各校对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摸底,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摸清了流动党员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高校的党委对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在制定《先进性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时,各校都把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难点,提出了严格要求。普遍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做到了各级党组织有关领导直接抓、专人负责具体抓、广大党员按照学校要求配合抓、各级督导工作机构督促抓的工作格局,使查找、落实、组织、督促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查找流动党员。高校各级党组织按照要求,把“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工作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积极查找那些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流动党员,努力使每一名党员都参加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有的高校提早动手,今年七月份,就实行了毕业生中党员离校登记制度,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及时落实了离校学生党员的联系方式。各高校普遍通过查阅档案、与其亲朋好友联系以及互联网、信函、电话等多种方式,加大了查找流动党员的力度。许多高校印发了《致流动和外出党员的公开信》、《给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的委托函》,公布了咨询电话、登记地点,组织力量逐人逐单位“拉网式”普查登记,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角。对个别调离学校的党员,各高校及时联系督促将组织关系转入新的单位,并说明情况,办好接转手续。对新流入的党员,及时督促将组织关系转入学校,确保其按时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认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了党组织向流动党员寄学习材料和有关文件、流动党员向党组织寄心得体会和党性分析材料的活动。各级党组织安排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经常联系,通过上门送材料、发送信函、网络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有效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学习、谈心、自我剖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各高校针对流动党员的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坚持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前提下,作出灵活安排,务求取得实效。在外出实习比较集中的学生党员中,普遍成立了临时支部,党组织加强督促检查,有的学校领导亲自前往调研指导,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流动人员顺利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外出工作和学习的流动党员,许多学校采取委托所在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指导的方式,把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许多高校还制定了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制度,需要“补课”的及时进行“补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努力探索建立健全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高校流动党员普遍增强了归属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了党员意识,在所在岗位上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各级党组织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新经验,努力探索建立健全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有的学校把在外出实习的党员中建立临时党支部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有的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毕业生党员离校登记制度;有的学校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流出前培训,明确了教育管理方面的要求。许多学校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确保每个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