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社科司函〔2007〕106号
教社科司函〔2007〕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我司决定在全国高校广泛征集、评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课程“精彩一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
通过开展征集、评选活动,以课堂现场教学的形式,生动、直观地交流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经验,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明显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精彩一课”征集、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专家评审小组,负责具体评审工作。
三、政策支持
1.凡被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的,将列入2007年或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研究制作”项目中并按课程结集出版,每学时给予2500元的资助,并给予授课教师立项书和结题证明。
2.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组织、大力支持参评教师的申报活动,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四、评审办法
(一)评审原则
1.公平、公开、公正。
2.注重质量,宁缺毋滥。
3.回避原则。
(二)评审标准
1.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教材为基本依据,以新教材的章为单位(参评的成果不得少于一章的内容),且符合该章相应学时要求。
2.准确讲授教材的观点。
3.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4.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注重案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包括本专科)教学任务的教师。
2.授课内容至少覆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本新教材中的某一章、学时符合该章相应规定要求(四本新教材各章学时要求见附件2)。
(二)申报材料:
1.申报表格(见附件1):一式5份。
2.教学光盘(DVD):2套。
(三)申报时间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一课”申报时间为2007年7月10日前。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一课”申报时间为2007年8月1日前。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一课”申报时间为2008年1月15日前。
(四)报送方式
教育部所属高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其它部委或省属高校教师由所在地教育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内集中报送至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学处(或高教社),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宋义栋
联系电话:66097529 58581395
二OO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附件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申报表
申报时间:
所在高校 |
| ||||||||
申 报 人 情 况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
政治面貌 |
|
民 族 |
|
最终学历 |
| ||||
学 位 |
|
职 称 |
|
职 务 |
| ||||
所在院系 |
|
电 话 |
| ||||||
传 真 |
|
E-mail |
| ||||||
通信地址(邮编) |
| ||||||||
主要工作经历 | |||||||||
课程名称 |
| ||||||||
申报章节 |
| ||||||||
教学目的 |
| ||||||||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
| ||||||||
教 学 方 式 、 方 法 |
| ||||||||
教 学 效 果 |
| ||||||||
所在高校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备 注 |
| ||||||||
附件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各章课堂讲授学时安排
课程名称 |
内 容 |
基本学时 |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4学时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6学时 | |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6学时 | |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7学时 |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
8学时 | |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6学时 |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6学时 |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4学时 | |
总 计 |
47学时 | |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和 “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想 概 论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10学时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4学时 |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6学时 |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4学时 |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6学时 |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6学时 |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4学时 |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8学时 | |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4学时 | |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4学时 | |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学时 | |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4学时 | |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4学时 | |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6学时 | |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4学时 | |
总 计 |
78学时 | |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
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1919) |
2学时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
3学时 |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2学时 |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3学时 | |
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 |
2学时 |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3学时 |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2学时 |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3学时 | |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3学时 | |
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06) |
1学时 |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2学时 |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3学时 | |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4学时 | |
总 计 |
32学时 | |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修 养 |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4学时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4学时 |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
6学时 |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6学时 |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
6学时 | |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4学时 | |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
4学时 | |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
6学时 | |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
7学时 | |
总 计 |
47学时 |
注:45分钟为1学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