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19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专题咨询会,在中南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6所有医科的直属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医学教育领导以及教育部直属办、高教司、学位办,卫生部科教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有关高校交流了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对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咨询意见和建议;直属办介绍了开展高等医学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的初步成果;高教司和卫生部科教司有关负责同志就相关情况作了通报和交流。
吴启迪副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等医学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她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原北京医科大学等15所独立设置的、规模较大、办学层次较高的医学院校,分别与教育部有关直属高校合并,组建了一批真正意义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由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这项改革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及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体制及机制、教育改革、经费投入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予以支持。各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确立它在各大学中的应有地位,并给予重点投入与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关直属高校先后共向医学教育投入了26亿多元,初步改善了原医学教育的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陈旧老化的状况。有关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将医学学科的发展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所大学在医学学科领域,合并前共有国家重点学科34个,到2004年末达到44个;合并前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2004年末达到57个;合并前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2004年末达到5个。在医学学科发展的同时,有关学校还充分利用大学的综合优势和学科特色及发展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间相互交叉与融合,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初步实现了改革预期目标。通过改革、调整,使得我国一批重要的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拥有了医学学科,形成了学科更加齐全、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更强、办学效益更高的新的发展格局,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大为提升。同时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医学教育更受重视,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加强,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为发展高水平医学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策是正确的,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并且还要不断地深化,决不能后退,不能走回头路。同时还要切实解决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关于今后几年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吴启迪副部长强调说,要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 “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成果,积极推进合并高校的改革发展。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深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和尊重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不断完善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通规律,也有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一方面要按照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采取和实施已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来开展高等医学教育;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切实尊重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采取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管理运行模式,使医学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获得长足发展。
近几年,有关高校对校内医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富有成效的探索。随着对医学教育规律的逐步认识,以及对医学教育管理体制运行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一些高校对体制和机制还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多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并存的状况。从这几年几种体制模式的运行的情况来看,基本保证了合校以后的稳定局面和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为医学教育在综合大学格局下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程度不同地对医学教育具有推动作用。
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项新的实践和探索,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鼓励各校继续进行探索。有关高校要从“四个有利于”出发,即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高等医学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综合性大学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总结合并几年来管理模式运行上的经验和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和完善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同时也是对各校领导班子治校能力的考验。
吴启迪副部长还对大力建设开放式的医学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医学教育的学科融合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进一步统筹协调各门类、各阶段医学教育,妥善处理好与附属医院的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医学教育的领导和规范,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满足医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等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