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2014年2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

2014-03-27 来源:信推办收藏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启动

  2月11日,教育部印发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预通知,公布了赛项安排、比赛要求等内容,要求各代表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以全面推进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信息化教学大赛覆盖面,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截至2月底,全国已有5.78万个项目教学点完成设备招标,占项目教学点总数的99.5%,其中5.2万个教学点全面应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占89.5%。项目配套的1-3年级下学期数字教育资源已通过网络和卫星两种方式播发至第3期。全国共培训教学点教师17.6万人次。

  福建省2455个项目教学点全部将设备及资源用于日常教学,其中2061个教学点通过卫星接收资源,其余通过网络或中心校派送资源的方式使用,每个教学点至少开出、开好一门以前无法开出的课程。据初步统计,有254个原来开不齐课程的教学点已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

  按照“总体设计、先行试验、总结经验、分步推广”的思路,安徽省于2013年5月开始在繁昌县、南陵县开展“在线课堂”试点,以中心学校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教学点,有效解决教学点师资缺乏、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帮助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缩小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推广试点经验,安徽省在23个县(区)启动第一批在线课堂建设工作,共计建设339个主讲课堂,727个接收课堂,计划在6月实现常态化教学。

  湖南省组织各地开展抽查调研,对已建教学点存在的设备参数差距、系统故障、信号不强、数据无法下载等问题进行现场处理,确保每个教学点设备均能正常运行使用。

  为加强教学点师资力量,保证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湖北省郧县面向全日制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招聘农村教学点教师35名,年薪3万元,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上岗前与县教育局签订《农村教学点定向任教协议书》,确保终身在教学点任教,实现所在教学点利用信息化设备、资源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一经离开教学点,待遇、编制随即取消。

  ★宽带网络校校通

  截至2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1089个区县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网络接入的比例达到59.4%,其中实现10M宽带接入学校的比例已达36.1%;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建设多媒体教室171万间,占教室总数的42%,51.2%的学校已实现至少拥有一间多媒体教室。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月,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中央电教馆就“一师一优课”“一校一名师”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指导其制定工作方案;围绕符合新课标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配套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多次赴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指导。2013年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活动评出职业教育资源174条,其中:网络课程93门、数字教材34条、虚拟仿真系统47套。

  2012年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的1091门课程中,已有1011门课程上线。截至2月10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已有526门上线,累计集数3583集;“爱课程”网站已有3.1万人下载安装客户端,同比上月新增注册用户1.6万人。

  湖南省第二届优质教育资源征集活动圆满完成,累计上传资源65万余条,初审合格资源26万余条;全力推进首批资源建设与应用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截至2月底已建名师工作室19个,覆盖全省11个市州,每个名师工作室都有1名首席名师,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19个学科,吸纳骨干教师、青年教师1.8万余人,原创资源20万余条,全省教师对名师工作室的访问量达1600万余次,开展在线交流活动2800余次。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截至2月底,江苏省13个地级市已全部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别有117所学校、4121名教师和122所学校、2207名教师、607名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河南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人数已达117.4万,其中基础教育有3468所学校、11.6万名教师、70万名学生,职业教育有57所学校、1.2万名教师、12万名学生,高等教育有28所高校、3.4万名教师、19.2万名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截至2月27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有学校用户6491所,教师用户16.1万名,学生用户88.1万名,家长用户21.6万名。

  浙江省级教育资源中心面向全省师生开设学科资源、网络课程、网络教研、学科论坛、仿真实训、网络空间、特级教师工作室等专题栏目,提供资源下载、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网络教研、课程创建、网络论坛等应用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教师和学生。截至2月底,全省注册学校比例90%,注册教师数45万余人,注册学生数28万余人,资源容量超过3000G。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等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完成全国3367万学前幼儿、15723万中小学生的数据采集,初步形成覆盖不同教育阶段的全国学生基础数据库;完成全国57.7万个教育机构(学校)的数据采集和质量核查工作,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基础数据及时更新,动态监测全国学生流动,已为全国近百万学生完成网上转学;全国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完成,二期网络版系统近期将在福建、河南两省试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开发完成,并开始在辽宁、云南试点,基本实现学生招生、入学、流动、毕业、就业等业务信息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完成数据动态更新,动态监测跨区招生、联合招生、跨区域学生流动情况;全国学生资助系统中职资助部分系统开发完成,近期将随中职学生系统开始试点;全国教师、教育部干部人事人才等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建设。

  ★教育信息化人员培训

  2月19-21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活动首期培训班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活动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2014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公益性教师培训,涵盖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探索、网络课程设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参赛作品展示、专家点评等内容,旨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树立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观念,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湖北省教育厅制定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纲要和培训规划,明确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把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2014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项目计划之中。

  ★教育信息化推进政策措施

  2月19日,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与财政部余蔚平部长助理就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部署举行会商,两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一并参加。会上,双方就共同落实责任分工、尽快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以及解决教育经费可携带性等问题达成共识。

  2月18日,云南省召开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借助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统筹推进机制,重点抓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和‘三通两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深度融合。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教育部提出的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要求,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开发本土特色资源,引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边境、民族、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服务。启动大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学生学籍一人一号、终生不变。”

  2月20日,甘肃省召开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各级政府和企业投入建设网络和硬件设备,由学校支付运营费用的方式,多方融资,争取今年在全省建设3万个‘班班通’班级,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

  2月27日,湖北省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政府下发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征求意见稿,郭生练副省长到会并讲话,明确将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工作作为2014年全省2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加以推进。

  2月20日,天津市教委与中国电信天津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内容,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教育信息化试点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天津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和平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体系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入有效的合作。

  2月7日,吉林省教育厅与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联通拥有全省75%的互联网用户和覆盖到全省乡镇的宽带网络等优势,将投入4个亿,依托现有的先进通信网络,尤其在3G和4G技术、价格和服务及全业务综合运营等方面,与吉林省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与应用、校安工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等领域通力合作。

  安徽省于日前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包括基础设备设施、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应用能力、长效机制四大板块,设置了配置内容(建设类别)、规格(功能)要求、建设单位和数量、配备要求等指标,指导和规范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保障全省“三通两平台”工作顺利推进。

  贵州省开展第七届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文、优质课及优秀课件评选活动,共遴选推荐论文641篇、优质课641节、课件621件。通过近几年评选活动的开展,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数字教育资源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已蔚然成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转变了教师理念,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山东省东营市政府印发2014年1号文件,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列为2014年民生实事,全市规划投资7700万元用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完善多媒体教室、数字阅览室等教学终端设备,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一名优秀教师授课,全市学生都能收看”的优质视频资源网络直播、点播。

(责任编辑:任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