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关于“教育部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系统专家信息库启动运行的通知

教技司〔2005〕66号

  “教育部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系统”是集项目网上申报、专家信息库、项目进程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专门用于教育部科技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开发。

  教育部科技项目由我司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项目数量的逐年增加,需要从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实现项目从申请、评审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也为方便学校对本校相关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管理,构筑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平台,形成教育部科技司与各高校科技处的管理互动,我司组织开发了“教育部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系统。目前,专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完成,经试用,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于4月启动运行;项目进程管理系统正在完善,稍后将投入使用(另行通知)。

  依靠高层次专家进行项目遴选是我部科研立项工作的最主要方式,准确掌握专家动态,对我部顺利开展项目评审工作至关重要。去年已初步汇聚了部分高层次评审专家的信息,由于使用中发现现有信息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因此,我司在原有数据基础上,对信息项目进行了扩充。请各校按要求对本校专家信息库进行内容充实和完善,并于5月20日前完成,以便为今年评审专家遴选工作提供可靠信息。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 管理平台系统采用了安全数字认证技术授权访问,安全数字证书分批发放。通过安全证书的认证,并拥有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系统;

  2. 各高校科技处要指派专人负责系统维护工作,并将系统维护人员联系方式通过邮件报科技司计划处备案;

  3. 各高校浏览权限为本校专家和项目信息,修改权限为本校专家信息,今年修改工作请于5月20日之前完成,以后可随时更新;

  4. 系统的使用方法可在登录系统后查看帮助中心;

  5. 目前专家信息系统入库专家范围为具有教授职称人员信息;

  6. 专家信息库中已存在的专家信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各校在核对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将空缺项目填写完整;

  7. 属于入库专家范围的,但尚未收入该库的专家信息,应及时入库;

  8. 为方便操作,设计了数据导入软件。只需将数据填入规定格式的Excel表格(在“常用下载”一栏内的专家信息电子表)后,即可上传至平台系统;

  9. 专家调离、病故等人事变动和特殊情况,先通过邮件向科技司计划处备案后,再从本校专家信息库中删除;

  10. 由于部分学校的学校代码没有查到,无法制作安全数字证书,故不能同时启动,将列入第二批学校逐步展开。请没有收到安全认证的高校在接到通知后,尽快将学校代码和指定的专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jihuachu@moe.edu.cn

  11. 如遇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有何建议和意见,可发送邮件或电话(010-66096298)联系。

  附件1:第一批发放安全数字证书学校名单

  (4月10日启动)

  附件2:第二批发放安全数字证书学校名单

  (另行通知启动)

教育部科技司

二00五年四月六日

 

  附件1

第一批发放安全数字证书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序号

学校名称

序号

学校名称

1

北京大学

42

武汉理工大学

83

南京理工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43

中国地质大学

8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清华大学

44

华中师范大学

85

苏州大学

4

北京科技大学

45

华中农业大学

86

南京林业大学

5

北京化工大学

46

湖南大学

87

南京师范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

47

中南大学

88

南京医科大学

7

北京交通大学

48

中山大学

89

浙江工业大学

8

北京邮电大学

49

华南理工大学

9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

石油大学

50

四川大学

91

安徽大学

10

中国农业大学

51

西南交通大学

92

华侨大学

11

北京林业大学

52

电子科技大学

93

汕头大学

12

中国传媒大学

53

重庆大学

94

南昌大学

13

北京中医药大学

54

西南师范大学

95

江西中医学院

14

南开大学

55

西安交通大学

96

青岛大学

15

天津大学

5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7

郑州大学

16

华北电力大学

57

陕西师范大学

98

河南大学

17

大连理工大学

5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9

湘潭大学

18

东北大学

59

长安大学

100

湖南农业大学

19

吉林大学

60

兰州大学

101

湖南师范大学

20

东北师范大学

6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

暨南大学

21

东北林业大学

62

北京理工大学

103

广州中医药大学

22

复旦大学

63

北京工业大学

104

华南师范大学

23

同济大学

64

首都医科大学

105

广西师范大学

24

上海交通大学

65

首都师范大学

106

西南农业大学

25

华东理工大学

66

天津医科大学

107

重庆医科大学

26

东华大学

67

天津工业大学

108

四川农业大学

27

华东师范大学

68

河北工业大学

109

成都中医药大学

28

南京大学

69

燕山大学

110

西南石油学院

29

东南大学

70

中北大学

111

云南大学

30

中国矿业大学

71

内蒙古大学

112

昆明理工大学

31

河海大学

72

内蒙古农业大学

113

西北工业大学

序号

学校名称

序号

学校名称

序号

学校名称

32

江南大学

73

中国医科大学

114

西北大学

33

南京农业大学

74

辽宁大学

115

西安科技大学

34

中国药科大学

75

大连海事大学

1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5

合肥工业大学

76

长春理工大学

117

兰州理工大学

36

浙江大学

77

延边大学

118

西北师范大学

37

厦门大学

78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9

新疆大学

38

山东大学

79

哈尔滨工程大学

120

新疆医科大学

39

中国海洋大学

80

黑龙江大学

121

第四军医大学

40

武汉大学

81

东北农业大学

 

 

41

华中科技大学

82

上海大学

 

 

  注:以上还没有领安全数字证书的学校,请尽快与我处联系。

  附件2

第二批发放安全数字证书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单

1

天津科技大学

2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47

山东中医药大学

2

天津中医学院

25

上海理工大学

48

山东师范大学

3

天津师范大学

2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49

河南农业大学

4

河北大学

27

上海中医药大学

50

武汉科技大学

5

河北农业大学

28

上海水产大学

51

武汉化工学院

6

河北医科大学

29

上海师范大学

52

湖北中医学院

7

河北师范大学

30

上海海运学院

53

湖北大学

8

山西大学

31

南京工业大学

54

中南林学院

9

太原理工大学

32

南京邮电学院

55

湖南中医学院

10

山西农业大学

33

南京气象学院

56

华南农业大学

11

山西医科大学

34

南京中医药大学

57

广东工业大学

12

大连铁道学院

35

扬州大学

58

广西大学

13

沈阳农业大学

36

浙江中医学院

59

广西医科大学

14

大连医科大学

37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60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15

沈阳工业大学

38

安徽医科大学

61

成都理工大学

16

沈阳药科大学

39

安徽农业大学

62

贵州大学

17

辽宁中医学院

40

福州大学

63

贵州工业大学

18

辽宁师范大学

41

福建农林大学

64

云南农业大学

1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42

福建医科大学

65

昆明医学院

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43

福建中医学院

66

西安理工大学

21

哈尔滨医科大学

44

福建师范大学

67

甘肃工业大学

22

哈尔滨师范大学

45

山东科技大学

68

甘肃农业大学

23

大庆石油学院

46

山东农业大学

69

新疆农业大学

 

来源:科技司收藏
(责任编辑:李春伟(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