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018-11-01 来源:体卫艺司收藏

上海市人民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部的有力指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提升美育和人文素养”作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的重大任务,以与教育部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为遵循,举全市之力开展美育工作。

  一、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总体思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价值引领

  美育的核心是育人,上海学校美育工作坚持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加强对美育工作顶层设计,并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以润物无声方式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比如:以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思路整体设计实施学校美育,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为内容架构,在高质量实施《音乐》《美术》《艺术》等艺术课程教学的同时,挖掘每门学科课程的美育内涵,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体验美、感悟美。

  二、深化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大美育格局

  (一)坚持把实施面向人人的普及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核心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所有学校“开齐、开足、上好”美术、音乐、艺术课等必修课,在此基础上确保了每位中小学生至少拥有1项艺术爱好、掌握1项艺术技能。

  高中阶段,重点开发艺术类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引导学校自主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同时,鼓励中职校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灵活多样的艺术课程。

  大学阶段,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计入学分,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须至少选修1-2门艺术课程。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把欣赏美、感悟美乃至创造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与美相伴。

  (二)坚持把创特色、建高峰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引领

  一是以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引领学校美育,2000年启动艺术教育特色校创建,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活动”,以及参与各类艺术类兴趣小组的学生占比不低于60%的要求进行考核。

  二是以“三团一队”为抓手引领各类美育,各区和学校普遍建立合唱团、舞蹈团、美术文学社团和乐队这“三团一队”,有效牵引了其他美育项目实施。

  三是以打造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及其联盟引领学校美育质量提升,成立市级学生交响乐团、学生合唱团、学生民族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戏剧团,实现五大高水平学生艺术团整体布局,建立“校—区—市”三层美育教学“金字塔”,使高水平音乐艺术后备人才从学校源源不断走出来。

  (三)坚持把文教结合、资源共享作为实施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2006年起,上海市在全国首创文教结合机制,坚持文教资源共享、双向促进,近6年来文教结合累计投入13亿元,搭建了“进校园”和“出校园”两大美育平台:

  在“进校园”方面,每年常态化开展“百场昆曲进校园”“百场京昆公益演出进校园”、近300场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三大军乐团进校园,以及“教师走进经典”“学生相约经典”等,以教育经费补贴学校和师生、文化事业经费补贴院团和演职人员的形式,每年使20万人次师生现场欣赏高水平艺术演出,营造“天天演”“人人演”的美育氛围。同时,引导市级“非遗”传承人和传承团体走进校园开展传习,使凝聚 “非遗”项目活起来、传下去。已建设73所市级非遗传习基地学校,一大批“非遗”项目实现校本课程化,并通过“一个基地带动十所学校”的机制,使全市近50%的义务教育学校在不同层面传习“非遗”,学生通过传习,切身感悟传统文化精粹,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出校园”方面,依托宣传文化领域平台资源,开展多样化立体化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在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大剧院、上海大世界非遗传承基地等一批文艺院团和剧场建立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开展学生常态化艺术实践;在中华艺术宫等一批艺术场馆建立现场教学平台,使每年数万人次学生用馆藏资源“在艺术馆上艺术课”;与上海国际影视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建立全面对接机制,为艺术专业学生创造了与国际顶级大师同台演艺机会;通过机制引导,确保全市近千家教育资源丰富的文博场馆和艺术基地都面向学生免费开放。

  三、坚持把建设师资队伍、强化资源支撑、完善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学校美育的“三驾马车”

  师资队伍方面:一是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美育培训,把美育素养纳入教师培养培训整体规划,开设相应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二是强化美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单列艺术类教师职称评聘序列,遵循艺术学科规律构建相应职称评聘方法,吸引大批艺术人才从教;三是强化学校美育指导咨询,1990年起搭建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这一指导咨询平台,聘请国内外美育和艺术领域具有顶级造诣的专家担任委员,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指导咨询。

  资源支撑方面: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比如:为进一步促进美育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学校统一配备“一场一馆一池”(学生剧场、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自2017年起,明确小学生均经费基本标准为23500元、初中生均经费基本标准为29000元,出台各类艺术专用教室配置标准、消耗性器材保障标准、艺术教育教研基地建设标准等,为美育普及提升提供资源保障。

  评价机制方面:一是建立学生艺术素养常态化评价制度,把艺术教育作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配套建立督导核查机制。二是把美育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2014年上海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把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大板块之一,如实记录学生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与艺术表现并作为学生升学重要参考,发挥重要的素质导向。

  上海将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今天座谈会精神抓好落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