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山东省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及《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1990年7月24日

教体(1990)012号

  现将《山东省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及《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一、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需要,也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并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

  二、山东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的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重视结合课程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地进行,比较符合小学、初中的实际情况。既可以实 施有效的教育,又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有利于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推广。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试点,并将实施方案和试点意见报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

  三、大学、高级中学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各地要在总结大、中学生军训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这项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确定为军训试点的高级中学,应按照( 8 5 ) 教体字0 0 1 号《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认真上好军事课、安排好集中训练,并结合有关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各地在调整高级中学教学计划时,对这些中学的军训课应继续保留。其他高级中学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的国防教育。

  附件:一、山东省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

  二、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

山东省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建设 祖国、保卫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正确学习目的,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目的

  在小学、初中进行国防教育,目的是使学生逐步了解国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树立阶级分析观点和群众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四有”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育原则

  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采取结合各科教学和有关课外活动,渗透国防教育的原则,不单独设立教材,不增加课时。

  三、教育要点

  主要包括:热爱祖国,反对外来侵略的防卫观念;热爱人民解放军、敬慕英雄,崇勇习武的尚武观念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热爱人民,关心他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制,维护国家团结的观念;热爱传统文化,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阶级分析的观点。

  四、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

  1 .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北京,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2 . 了解国旗的意义,尊敬、爱护国旗,积极参加每周升旗仪式。

  3 . 认识军旗,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日,知道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和指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严明组织纪律性的人民军队。

  4 . 认识党旗,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5 . 进行爱家庭、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培养尊敬师长,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小学中年级

  1 . 知道创建和领导过党、国家和军队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

  2 . 知道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都是人民。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公民有建设、保卫国家的义务。

  3 . 懂得劳动人民创造了社会财富,要珍惜劳动果实,养成勤劳、朴素的习惯。

  4 . 认识科学知识是实现四化的关键,学习科学家爱国求知、勇于创新,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

  神。

  5 . 懂得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珍惜集体荣誉。以雷锋为榜样,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小学高年级

  1 . 知道我国是一个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 . 了解我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

  3 . 懂得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长期奋斗得来的。

  要提高警惕,防止国内外敌人的颠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巩固国防,保

  卫社会主义制度。

  4 .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重任,要从小锻炼体魄,学好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本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初中一年级

  1 . 进行国防历史教育。通过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的教学,渗透我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斗争历史的教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史教育。

  2 . 进行国防地理教育。通过地理等课程教学,渗透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知识教育,了解我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从而增强热爱祖国山河、保卫祖国不受侵犯的思想感情。

  3 . 进行国防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课教学,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强化队列训练,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4 . 进行国防精神教育。通过语文、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的教育。

  初中二年级

  1 . 进行基本国防理论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渗透国防理论对国防建设指导作用的教育,了解国防理论的重要作用。

  2 . 进行国防常识教育。通过有关课程的教学,了解基本军事常识,增强尚武精神。

  3 . 进行国防精神教育。通过政治、语文等课程教学,渗透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4 . 进行国防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课教学,进行投掷、攀登、跨越等军事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

  初中三年级

  1 . 进行国防法制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防法规,明确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

  2 . 进行国防科技教育。通过数理化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发展情况,为献身国防事业打好基础。

  3 . 进行初步军事技能训练。通过军民共建活动,进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军事生活,掌握一定基本军事技能,为高中阶段军事训练奠定基础。

  4 . 进行国防义务教育。通过政治、公民课程教学,渗透国防义务教育,使学生了解公民必须履行的国防义务。据分析统计,在小学所设学科中,能结合进行国防教育的篇目约占本科总篇目的比例为:语文10 % ,思想品德10 % ,历史8 % ,地理8 % ,自然3 % ,音乐 5 % ,体育10 % ,美术3 % 。在初中所设学科中,能结合进行国防教育的篇目课时,约占本学科总篇目总课时的比例为:语文21 % ,政治43.3 % ,历史60.9 % ,地理36.2 % , 数学9.72 % ,物理15.5 % ,化学11.5 % ,植物8.7 % ,英语10.5 % ,音乐25 % ,体育25 % ,美术10 %

  五、教育方法

  1 . 坚持结合各科教学,渗透国防教育的原则。特别在语文、政治( 思想品德)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等学科的教学中,运用教材固有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渗透国防教育。要讲出国防教育的特点,防止牵强附会。

  2 . 着眼学生特点,既注意教育的阶段性,又注意教育的连续性。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有的放失,前后衔接,突出重点进行教育。

  3 . 坚持国防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团队活动,军民共建等活动多渠道向学生进行教育。

  4 . 坚持教育内容的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多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效果。

  六、教育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分工专人负责制定和落实各科渗透国防教育的实施计划安排。建立对教育效果的检查评估,通过考试,听取社会和家长的意见,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组织实践活动等方法,考查教育效果。

  课外国防教育活动参照表

  时间 教育活动内容 目的要求

  1月,拥军优属活动。通过要求学生为烈军属或驻军做一件好事,从而增强热爱戌边保国的军人及亲属的感情。

  2月,寒假活动。新年春节期间,开展有益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军事体育活动和少年军校等,教育学生爱军习武。

  3月,学习雷锋活动。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开展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活动,使学生养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4月,清明节祭扫革命先烈 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陵园活动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5月,庆祝“五一”、 向工人阶级学习,向革命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五四”节活动工人阶级的革命传统、“五四”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6月,“六一”儿童节活动。教育学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接好革命班。

  7月,庆祝“七一”党的生日。通过教育,使学生加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活动新中国”的感情,

  从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

  8月,学军、庆“八一”。通过暑假组织军事夏令营、学习军事知识夏令营活动,了解军事生活,使学生爱军尚武,爱国求知。

  9月,纪念“九一八”事变。让学生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10月,庆祝国庆节活动。通过教育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保卫社会主义

  祖国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11月,庆祝十月革命。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推翻了“三座大山”。

  12月,纪念“一二九”运动。纪念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学生发动的抗日救国运动,使学生振奋民族精神,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

  说明 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可适当调整。

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

  1990年6 月1 4 日为进一步总结交流学生军训工作经验,推动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国防教育,国家教委学校体卫司于1990年5 月8 日至12 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和国家教委学校体卫司司长宋尽贤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

  一、总结交流了五年来的学生军训工作情况

  与会代表认真总结了五年来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一致认为,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实施国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通过军事训练,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有提高,国防观念得到强化,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有促进。经过五年的实践,学生军训工作更加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军训所需的人员编制、经费、物资保障等条件也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学校国防教育向制度化方面过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各地情况不一,发展很不平衡,学生军训工作在前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代表们指出,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逐步从制度上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讨论了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的总体设想

  1985年以来的学生军训,其主要对象是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小学和初中学生如何进行国防教育,一些省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例如,山东省关于对初中和小学的学生采取结合各科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实施国防教育的作法,学校反映很好。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初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山东省的作法既避免了增加学生负担,又使学生通过有关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受到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是对九年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国防教育的好办法。希望国家教委推广山东省的经验,把学校国防教育引向深入。

  三、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1 . 学校国防教育是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智力、体质和公民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改革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应在认真总结五年学生军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参考山东省的作法,逐步在初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试点,把学校国防教育工 作搞好。

  2 . 学校国防教育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结合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采取现行学生军训的办法,开设军事课,并结合有关课程和活动,对学生实施国防教育。

  3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要为开展国防教育提供必要的组织、人员保证等条件,积极做好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利于国防教育顺利进行。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干部,应全面掌握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国防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要分类指导,认真抓点,总结经验,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收到实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