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司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
一是认真举办专题学习。
首先,不折不扣完成好“规定动作”。组织全司党员认真研读中央下发的学习材料,认真参加部党组举办的3场学习报告会。
同时,结合我司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组织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由卫红同志率队的国家博物馆考察活动,邀请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做“经典诗词吟诵和经典资源库建设”专题讲座,邀请原国家语委副主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傅永和作“汉字简化的历史与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讲座,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国史、党史的了解,更加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熟悉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发展的历史。
二是广泛深入开展调研。
我司把深入实际开展调研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的关键所在,作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
首先,紧密围绕中心,确定调研主题和范围。结合我司今年重点工作,开展了《语言文字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法制建设情况调研、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工作调研、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工作调研等工作。在卫红同志部署和带领下,两司一所组成联合督导组到9省(区、市)调研《语言文字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了解并为基层解决纲要贯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抓两头,带中间,有力地促进了各地贯彻《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的制定,同时总结了先进省市经验,指导全国快速推进工作;先后赴全国人大和3个省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工作情况调研,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征求了600余人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语言文字依法管理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配合部法制办,向有关部门、中央媒体和行业协会等50多个单位征求《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的意见建议;委托江苏研制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综合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在6个省征求意见;结合“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和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工作,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调研,结合“齐越艺术节”到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进行调研;发文听取部内各司局、相关直属事业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战线的意见建议,上门听取语委老领导和语用所、语文出版社、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及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词典编写组对我司“四风”建设及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
同时,进一步拓宽调研渠道和途径。在调研目的上,既紧紧围绕“四风”,又不忘推动工作、锻炼队伍。在调研对象上,注重听取基层、直属单位和国家语委相关单位呼声;既同在职人员交流探讨,又向老领导、老同志咨询求教;结合两会提案办理,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在调研形式上,既有座谈会形式,又有问卷调查。在调研实效上,既有针对性,又有科学性。
第三,将问题意识贯穿始终。
调研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与基层面对面坦诚交流、梳理的过程。有的调研是工作碰撞的现场会,通过研讨当场解决问题;有的调研是携着问题去,带着办法回;有的调研则是发现共性问题,发现典型事例。我司把问题意识作为贯穿调研工作的主线,也作为贯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环节的主线,即调研要发现问题,谈心要针对问题,整改要解决问题。以此保障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