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附属各医院给全国医疗卫生同行的倡议书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明确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加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管理,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是重要的社会服务窗口,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积极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写规范字”,既是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文明形象,增强行业竞争力的需要,也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时还肩负着传播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多年来,北京大学各医院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常规管理,促进了医院医疗、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促进医院普通话的推广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已决定在北京大学附属各医院开展“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写规范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

值此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之际,我们向全国医疗卫生战线的同行倡议:

一、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强化法制观念的高度认识在医院中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充分利用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管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用语、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书书写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制定有效机制,将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纳入医院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

四、通用语言文字应用与医院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确立普通话为医院第一服务用语、第一工作用语的核心理念,优化医疗文字规范,优化医院语言环境。

 

全国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让我们携手并进,讲普通话文明用语,从我做起,写规范语言文字,从每一张处方每一份医嘱开始,不断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临床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二〇〇七年九月四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