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教授 胡瑞昌
2008年2月11日,是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颁布《汉语拼音方案》50周年纪念日。50周年需要好好回顾总结,而今年的纪念活动确实不同寻常。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11:30,由国家语委、语文出版社和山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片《汉语拼音50年》在山东电视台播出了,一连5天的播出,给正在欢度新春佳节的人们送来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以电视艺术手法全面介绍汉语拼音,在电视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汉语拼音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欣赏完全部5集电视片后,我认为这个“第一次”是成功的,为《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活动增添了引人注目的色彩。
电视片扼要概括、生动地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产生的历史,突出其制订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
电视片从古代的直音、反切等沿用千年的方法讲到三百多年前外国传教士为学习汉语汉字而设计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产生的历史,告诉观众汉语汉字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一套科学的注音工具。片中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展示出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国人,有识之士产生开发民智、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才能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强烈共识,因而力图解决汉字的难学、难认、难写,开始了尝试创制拼音文字的历史过程。片子还对“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新中国成立之前进行的有影响的探索一一予以介绍,客观地评价了它们的优劣及贡献。从而揭示出中国迫切需要研究、制订更加科学、实用、完善的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社会语言生活的必然需求,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够左右的,也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抗拒、阻挡和逆转的。
片子引领观众穿越时空,看到新中国刚一成立毛泽东就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他从一开始主张采用民族字母形式到决定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为方案的制订指引了方向;周恩来把方案的制订作为一项大事,在国务院设立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方案,决定用一个月的时间宣传方案,并亲自在全国政协举办的报告会上做《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将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吴玉章、胡愈之、胡乔木、黎锦熙、王力、周有光等拼音委员会成员如何呕心沥血,进行了数年艰辛的科学研制工作;群众提出一千多个拼音方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文化部、教育部、科学院等及全国范围内58个单位组织了讨论,报刊发表了许多讨论文章,如此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如此广泛的群众的热烈反应,是历史上其他方案都无法相比的――正确的决策、科学严谨的工作、各界的广泛参与,使得《汉语拼音方案》“比起历史上已有和现在还在沿用的各种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来说,确实更加完善”(周总理的话)。
电视片形象、令人信服地展现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突出了它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通过一系列镜头的闪现,呈现给观众的是汉语拼音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活生生的事实――从最先进、尖端的卫星到平日老百姓离不开的手机通讯,从语文教学的注音识字到各种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从作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到聋人的手指语字母,从电脑的汉字输入到各种代码、索引、路牌、商品品名、招牌、网址……汉语拼音的Chang’e更是久久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深刻展现了50年来汉语拼音对促进国家现代化、增进国际交流的积极作用。“汉语拼音好办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片中选取山西万荣县14万人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实验中涌现的代表人物农民程宽牛和陈兜香的事例,告诉人们汉语拼音在扫盲、识字及学习普通话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汉语拼音让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的人生发生了变化。镜头跳转到另外一个特定的人群,这些人是外国的汉语教学者,他们认为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汉字的重要工具和最好的手段、方法。汉语拼音已经走向世界,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确定为文献工作中拼写中文的标准……半个世纪的辉煌历历在目。
电视片在艺术展现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和运用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是一次集成性的制作
电视片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愉悦中获得了关于汉语拼音的常识,并且这其中还有一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串连着,兼有一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交织其中。这样就避免了干巴巴的说教或者仅是学术史料片或教学资料片。欣赏电视片的时候,它带给我们的是用艺术手法展示的多维信息。作为一部反映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和推行历史的电视片,史实、学理要经得起推敲,还要表现得明白易懂让大众能够接受,电视片的创作和编导人员及组织者们煞费苦心,请出参加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工作的专家中唯一健在的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亲历过制订过程中一些事情的胡明扬、曹澄方、凌远征、胡瑞昌等人,以及王理嘉、苏培成、王宁、冯志伟、李乐毅等学者,许嘉璐、陈章太等原国家语委领导,口述历史,坦陈见解;以王照的乔装归国、自首入狱,袁克定无师自通学会官话字母引起袁世凯的兴趣,周有光从圣约翰大学发现字母的好处,千手观音曼妙舞姿背后聋人手指语和汉语拼音的关系等等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展示了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和推行的大背景,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它的制订和推行确实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