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200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

2008-01-14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联合发布

200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十七大、嫦娥一号、民生、CPI上涨、廉租房、奥运火炬手等词语入选

2008114“200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本届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六家机构联合发布。共发布了综合类、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社会生活类、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文化娱乐类、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民生专题、金融专题、奥运专题十大流行语。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也是以上机构第12次发布十大流行语。新闻发布会实况由网易视频直播。

流行语榜单

(一)综合类

十七大、嫦娥一号、民生、香港回归十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廉租房、奥运火炬手、基民、中日关系、全球气候变化

(二)国际时政类

韩国人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红色清真寺、和平使命、萨科齐、核设施去功能化、贝?布托、慰安妇问题、反导、达尔富尔

(三)国内时政类

物权法、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宣讲团、入联公投、“和谐号”、国家大剧院、郑筱萸、黑砖窑、道德模范、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四)社会生活类

华南虎、熊猫烧香、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群租、东方田鼠、小产权房、零就业家庭、独居老人、金猪、关停小火电

(五)经济类

企业所得税法、节能减排、土地增值税、人民币升值、燃油附加费、财产性收入、第二套房贷、从紧货币政策、成品油价格调整、贷款基准利率

(六)教育类

师范生免费教育、方永刚、农村义务教育、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孔子学院、校园集体舞、创业教育、港校、网游防沉迷系统

(七)文化娱乐类

《变形金刚》、《集结号》、80后、帕瓦罗蒂、藏友、新七大奇迹、《士兵突击》、社区文化、孙道临、好男儿

(八)科技类

南海Ⅰ号、动车组、绕月探测工程、Vista阿特兰蒂斯、中华鲟、干细胞、支线飞机、京沪空中快线、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九)构建和谐社会专题

社区卫生服务、预防腐败局、生态文明、轨道交通、和谐文化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服务型政府、劳动合同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薪休假

(十)民生专题

经济适用房、法定节假日调整、手机单向收费、农村低保、民生净福利指标、惠农政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税起征点、交强险费率浮动、农村合作医疗

(十一)金融专题

加息、QDII基金、股指期货、认沽权证、理财产品、跨行通存通兑、新股民、港股直通车、第三方存管、次级抵押贷款

(十二)奥运专题

上海特奥会、好运北京、倒计时一周年、无车日、奥运门票、祥云、奥运测试赛、奥运火炬、微笑圈、金镶玉

 

 

 

 

200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的背景和特色

媒体流行语是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语词。媒体流行语的定期发布是语言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年度媒体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不同年度的媒体流行语的变迁正是一幅动态变化的历史画卷。跟踪流行语,正是跟踪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方向。

2006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分中心首度加入流行语发布工作。流行语的研究对象从报纸媒体扩展至有声媒体。2007网络媒体分中心也加盟流行语发布工作。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有声、网络三大媒体分中心首次联袂发布“200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这是首次发布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也是以上机构第12次发布十大流行语。

网络媒体分中心的加盟,使原有语料数据从传统的平面、有声媒体扩展至新媒体――网络媒体。流行语的研究基础覆盖面更广,研究结果更接近大众语感,更进一步反映了社会概貌和大众心态。

与“2006年度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相比较,2007年由11类增加至12类流行语。原有的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生活类、文化娱乐类设置不变。2006年的体育类、医疗卫生类、自然灾害专题、台湾专题由2007年的教育类、奥运专题、金融专题、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民生专题代之。单从类别设置上,就已凸显出了2007年社会生活的主题和特色。

 “和谐社会”是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排名第一的流行语。今年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则进一步设立了“构建和谐社会”专题。2007年,生态文明新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定位“服务型政府”、组建“预防腐败局”促进官民和谐;轨道交通”建设、“低生活保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和谐 “劳动合同法”、“带薪休假”促进工薪阶层和谐。

今年“民生”一词在综合类流行语中排名第三。不仅如此,与“民生”相关的大量流行语促使了“民生”专题的首次设立。今年“民生”问题的解决反映在方方面面,住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则跻身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之列;行有“交强险费率浮动”;医,城区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有“农村合作医疗”;用有“手机单向收费”;税有“个税起征点”;农有“农村低保”、“惠农政策”; 新“法定节假日”尊重传统文化,顺应民意;首个“民生净福利指标”彰显人本执政理念。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回校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贫困生入学有了“绿色通道”,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公平;高等学校着力开展“创业教育”,中小学大力推广“校园集体舞”,表明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深入地贯彻。“助学贷款”的还贷考验着学子们的诚信,“港校”的竞争则给国内高校带来压力。“网游防沉迷系统”喊出了拒绝沉迷,健康上网的口号,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今年金融市场的波澜壮阔促使“金融专题”在经济类流行语外“另立门户”。人行六次“加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QDII基金、股指期货、认沽权证、第三方存管、次级抵押贷款、理财产品这些专业术语在今年迅速流行于民间;全民养“基”养出了“基民”;全民炒股炒出了“新股民”;“荣升”至综合类流行语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数据更是刺激着政府和普通老百姓的神经。

倒计时一周年”了, 08北京奥运会成为2007年体育类文本的最大主题。 “奥运专题”暂时取代了“体育类”。“奥运火炬手”高高位列综合类流行语中。上海特奥会”是规模创历届之最。“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检验了北京奥运的软硬件。“金镶玉”奖牌样式、“祥云”“奥运火炬”样式、全球“奥运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在今年正式发布。 “奥运门票”境内开售,一票难求。奥运志愿者手腕的“微笑圈”和各城市“无车日”活动都在充分证明,中国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认真而全方位地准备着。

 

2007年度媒体流行语正式发布前,“北语”等机构今年还首次从中选取一部分,通过网易新闻提前与网友分享,请网友投票。这一部分流行语共有35个,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就在其中。网易网友的投票从19日晚上开始,截至131500,共有超过34万名网友参与。“华南虎”得票最高,获得24271票,“嫦娥一号”、“带薪休假”紧随其后,分别获得22623票、20356票,排名第四到第十的分别是,手机单向收费(19665)、法定节假日调整(18879)、人民币升值(18791)、十七大(17624)CPI上涨(16049)80(12524)、加息(12411)。详情可登录news.163.com/2007word查看。

(注:投票数据将可再做更新)            

 

 

 

200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提取说明

规模:流行语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DCC动态流通语料库2007年语料。内容包括平面媒体分中心15家主流报纸语料库、有声媒体分中心5家主流广播电台,9家主流电视台的有声语料库,5个门户网站,共计14.9亿字、1564949个文本。

具体语料数据:

15家主流报纸是(按音序排列):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钱江晚报、今晚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共计901743个文本文件,6.3亿字语料。

9家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华电视台九家电视台;5家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共计1629450个文本,1.1亿语料。 

5个门户网站, 包括新浪、网易、腾迅、Tom、搜狐,共计705843个文本,7.5亿字语料。

技术路线:本次流行语提取,三个分中心采用统一的技术路线,分别自动提取各媒体上的候选流行语。提取方法考虑了流行语的起点、峰值与谷值的落差、流行高峰持续期等相关因素,分析了流行语的历时变化特点,以流行语在年内和跨年度的动态变化曲线为筛选依据,经过语料切分、词语提取、候选排序、人工后处理四个步骤,最后将平面媒体和有声媒体流行语进行整合,得到最终的2006年度流行语。

综合类十大流行语解读

 十七大

20071021,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在十七大会场内外,传出同一个声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向着新目标,迈向新高度,踏上新征程。

――《光明日报》2007-10-22日 《新起点 新高度 新征程》

嫦娥一号

1024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进一步显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新华网》2007-12-282007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民生

710,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711,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7,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这些关注困难群体,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举措,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人民日报》2007-12-31《人民日报报编辑部评出 二????七年国内十大新闻

香港回归十周年

香港回归十年,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十年。往更高远处看,一国两制的十年,还是一国之中不同的制度选择开始交互体验、同源汇流的十年。香港与内地虽有不同的发展步速,却为同一个国家复兴的百年大梦感受光荣。在此意义上,一国两制也是一梦两 制。为同一个崛起之梦,香港与内地同源而分流。香港的贡献在此,内地的贡献在此,台湾的贡献也将在此。

――《南方都市报》2007-07-01 《南方都市报社论》《回归十年,香港之幸与国家之信》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中国物价涨幅将创下11年来新高。上半年,一场叫蓝耳病的瘟疫引发了猪肉价格上涨。 5月开始,中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开始陆续上涨,以一周一涨的速度纷纷跨过10/斤的门槛,年末猪肉价格仍保持在高位。其他肉类、鸡蛋等的食物价格也跟着水 涨船高,并带动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数月高位运行。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必须跑过CPI网上流行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CPI上涨的心情。

――《中国新闻网》2008-01-07《海外华媒评选“2007年度中国十大新闻

廉租房

在十七大报告的第八部分,胡锦涛同志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时还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专门提及住房保障制度,更是第一次谈到保障方式和保障对象。

――《中国青年报2007-10-19 《廉租房写入十七大报告意味着什么》

奥运火炬手

草根阶层中选拔,让你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将是窗体顶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最大特色之一。

――《人民日报》2007-06-22《奥运火炬手选拔圆奥林匹克梦想》

基民 

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亿元,为年初的38倍,基民人数飞速增长,其中更有不少购买多只基金的养基大户

――《光明日报》2007-12-312007年度热词折射社会变化》

中日关系

如果说日本首相安倍200610月的访华为中日关系长达5年的坚冰敲开了一道关键性裂缝,那么,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贯穿2007年始终的中日间多层次交流,则为两国关系冰雪消融提供了足够的温度。

――《中国青年报》2007-12-27[年终报道]2007中日关系:冰雪过后是暖春》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是2007年全球重大热点话题。由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国际机构参加的巴厘岛会议着重讨论了2012年后全 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尽管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立场差异在会议上争论激烈,巴厘岛路线图的通过仍然充分表达出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精神。

――《光明日报》2007-12-27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

附录一:

2007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

一、综合类:

企业所得税法、黑砖窑、气候变化、牙防组、外资银行、印花税上调、香港回归十周年、人民币升值、火炬手选拔、基民

二、国内时政类:

物权法、方永刚、政府信息公开、国家药监局、铁路提速、自行纳税申报、廉租住房制度、反渎职侵权、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防汛抗洪

三、经济类:

认沽权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新股民、封闭式基金、燃油税、交强险费率浮动、均线支撑股价、开放式基金、晒工资、大牛市

四、社会类:

城管、熊猫烧香、南海Ⅰ、就业促进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太湖蓝藻、最牛钉子户、水污染、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九江大桥坍塌

五、医疗卫生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诺瓦克病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二甘醇、基本医疗保险、人血白蛋白、医德、人免疫球蛋白、“滤油粉”、猝死

六、教育类:

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港校、高考三十年、毕业生就业难、和谐教育、假洋文凭

附录二:

2006年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

一、综合类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自主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非合作论坛、长征精神、消费税、非物质文化遗产、倒扁

二、国内时政类

《江泽民文选》、创新型国家、公民道德建设、两岸经贸论坛、农村义务教育、两岸农业合作、俄罗斯年、丛飞精神、软实力、反腐倡廉

三、国际时政类

哈马斯、潘基文、六方会谈、卡斯特罗、陈冯富珍、伊朗核问题、泰国政变、联合军演、安倍访华、朝鲜核试验

四、经济类

循环经济、基金热销、交强险、商业贿赂、自主品牌、外资银行、流通股、二手房、现代物流、能耗

五、科技类

机器人、概念车、科博会、冥王星降级、航展、数字家庭、庞加莱猜想、信息超市、流氓软件、汉芯

六、文化类

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孔子、原生态、百家讲坛、于丹、潜规则、易中天、草根文化、恶搞

七、体育类

多哈亚运会、都灵冬奥会、德国世界杯、刘翔、齐达内、郑洁、丁俊晖、黄健翔、鸟巢、水立方

八、社会生活类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社会保障、房价、养犬、看病难、一卡通、留守儿童、北京车展、海选

九、医疗卫生类

社区卫生服务、禽流感、假药、食品安全、多宝鱼、平价医院、“欣弗”、福寿螺、狂犬病、红心鸭蛋

十、自然灾害专题

 “桑美”、“碧利斯”、泥石流、沙尘天气、干旱、“格美”、森林火灾、热带风暴、高温天气、唐山地震30

十一、台湾专题

弊案、马英九、赵建铭、施明德、废统、公务机要费、倒阁、新潮流系、检调、北高市长选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