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信司函〔2018〕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各项目首席专家(专家组),各课题负责人:
为确保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各项目调查数据顺利入库,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于2017年10月31日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课题验收工作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17〕91号),委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语保中心”)对汉语方言调查2017年立项课题进行验收检查。
本次验收针对330个汉语方言调查点(含14个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点),涉及27个省份。验收工作由我司统一部署,语保中心和各地语言文字管理部门根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规范(2017年修订)》的有关规定共同组织实施。大部分省份的验收工作在当地进行,部分前期工作完成较好或设点较少的省份采取通讯验收,集中在北京进行。
截至目前,330个调查点的验收工作已全部完成。绝大多数调查点质量达到了验收标准,但也有少数省份个别调查点质量存在问题,需进行后期整改。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验收结果
在完成时间上,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所有省份均能够于规定时间按时提交验收材料。
在完成质量上,2017年比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大多数调查点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纸笔调查和音像摄录工作,符合验收入库标准。其中有一批调查点在纸笔记录、音像视频质量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标准,如河北安新、雄县、辛集,山西偏关、长治、稷山,内蒙古海勃湾,辽宁庄河,吉林宁江,黑龙江密山,浙江龙游、岱山、宁海、云和,安徽枞阳、望江、泾县,福建鼓楼、长乐旗下话、泰宁,江西丰城、萍乡,山东寿光、诸城、阳谷,河南浚县、驻马店,湖北建始、汉川,湖南桃江、攸县、桂东、宜章、湘乡,广东香洲、金平、博罗、大埔,广西柳州,重庆石柱、南岸,四川苍溪、峨边、广安、江油、金口河、龙泉驿,贵州金沙,云南寻甸,陕西千阳,甘肃会宁。
二、取得的良好经验
在政府部门、专家团队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下,各地语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绝大多数调查点都按时保质完成了工作任务,成效良好。通过各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创新,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一是加强协作。进一步理顺地方语委办、首席专家和调查团队的关系,形成合力,保证工程推进。例如安徽、广东、广西、陕西等地克服上一年度相关各方沟通协作不够的问题,2017年度语保工程进展顺利,进步明显。
二是强化培训。各地积极组织培训,加大培训覆盖面和培训力度。有的地方专门组织了摄录规范培训,例如山西、吉林、安徽、江西、四川等。有的组织了省内业务培训,邀请方言学界知名专家授课,例如湖北已连续两年举办此类培训,效果良好。有的地方则开展包括纸笔记录和音像摄录的全面培训,例如广西积极与语保中心合作,一年内就举办了两次培训会,对本区已经承担和即将承担的全部调查团队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调查和摄录水平。
三是明确专家职责。部分地方实行首席专家“分片负责制”,每位专家分别负责若干调查点,对调查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浙江、福建、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等。有的地方还增设音像技术专家,发挥他们在技术方面的特长,例如广东、湖南、四川等。广东规定每个点的音视频样本和多数点的摄录场地经分管专家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的摄录工作。山东、湖南、广东等地首席专家积极落实对中检和验收意见的整改工作。这些措施都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四是改进工作流程。一些地方根据实践经验改进了摄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广西、甘肃等;有的积极开发音系列字提取、文件管理程序等,例如福建、湖南、湖北等。
五是加大宣传应用力度。一些地方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宣传语保工程,浙江的《浙江语保》简报、“浙江乡音”微信公众号,江西的《江西语保》简报,四川的“四川语保”微信公众号、山西“乡音情怀”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定期推出语保栏目;浙江、四川、贵州等省则在验收会上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些地方与文化建设结合,筹建本地语言文化资源库和编写出版语言资源集,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西、四川等已建或拟建本省区的语言资源库或语言博物馆,河北、山西、浙江、福建、山东、湖北、贵州、重庆等已经或即将启动语言资源集的编写出版工作。
六是密切省际交流。一些地方主动开展省际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例如,浙江在举行2017年度项目启动会时,邀请山西省语保工程首席专家乔全生教授介绍山西经验,聘请省外的吴语专家作为顾问,以指导本省调查工作,多角度加强质量把控。
三、存在问题
经过2015年、2016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语保工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合理的运作机制,各地语委办、首席专家和调查团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但在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各调查团队的专业技能、增强规范意识等方面仍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事实方面,存在音位处理不科学、音系说明不准确、连读变调和儿化音变规律描写不合理、用字不规范等问题。有的调查点纸笔记录问题较多,例如黑龙江漠河,湖北通山,湖南道县、醴陵,四川宣汉、叙永,贵州桐梓等。
(二)音视频方面,存在背景噪音过高、背景布不平整、光线不均匀、画面构图不美观、参数不达标等问题。有的调查点音视频问题较多,例如贵州黎平,甘肃康县等。
(三)工作程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调查点和发音人不符合规范,但事先未提交变更申请,例如湖南江华、攸县,宁夏同心。
(四)个别调查点负责人态度不认真。有的调查点未认真校对,纸笔记录和音视频很不一致,例如青海西宁、门源;有的调查点未按专家意见认真整改,例如安徽郎溪,河南信阳,湖南衡山,广东广宁,贵州黎平;有的调查点负责人任务重,时间、精力不够,影响了建设质量,例如四川武胜。
(五)个别省份专业力量比较薄弱,完成质量有待提高,例如海南、贵州、青海、宁夏等。
(六)由于中检和验收时间偏少,专家工作量太大,导致有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七)中检时间偏晚,未能充分发挥中检环节的作用。
近期,我司将在部署2018年度工程建设任务时进一步明确改进举措和工作要求。各地需认真落实有关要求,高度重视、注重质量和成果、加强监管、通力协作,推进工程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2018年2月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