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关于提高党代会年会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10-10-14 来源:人民日报

  自2008年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开始,广水市已成功召开了两次党代会年会。经过两年的探索,试行党代会年会制对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

  发展,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党内法规对党代会年会制的规范运行没有具体规定,给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留有巨大空间,也给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带来很多实际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党代会年会质量,切实提高年会地位,发挥年会作用,我们结合两年多的实践探索,认为应注重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从党代会年会的组织筹备着手,务求严密规范。广水市党代会年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主要依靠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市纪委,其中市委组织部起牵头抓总的作用。市委组织部负责党代表资格审查、会议议程、日程、代表团划分、代表团正副团长人选、特邀人员和列席人员安排及综合协调等工作。市委办负责起草市委工作报告,市纪委负责起草市纪委工作报告。在以后的党代会年会中,我们将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尽早成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对会议筹备工作进一步严密和规范,在会前搞好代表培训和组织代表调研,提高代表的素质和提案质量,会中增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等市委工作部门向党代会年会书面报告工作的议程,会后加强对党代会提案的督办检查,就党代会年会如何召开等事项广泛征求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党代会年会质量。

  二是从党代会召开的时间着手,务求科学合理。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后的两次年会,广水市都在每年正月(公历2月),将党代会年会与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套开,会期一天半,体现高效务实、精简会议、厉行节约的办会原则。在探索实践中,有些代表反映,党代会年会与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套开冲淡了党代会的主题,党代会放在“两会”后召开(全市“两会”固定在公历1月初召开),造成党代会的决定不能在“两会”中贯彻,不能体现党代会的最高领导地位。我们正在探讨能否将党代会与三级干部大会脱离,在召开时间上安排在“人代会”和“政协会”之前,这样可以使市委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部署通过人代会的讨论贯彻、政协会议的民主协商,顺利转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党代会的最高领导地位,增强党代会的权威。

  三是从党代会召开的程序着手,务求简化高效。本着精简高效、严格程序的原则,我们对党代会年会的程序能精简的尽量精简,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大会不召开预备会议,把大会议程日程、党代会常任制代表资格审查、“两委”工作报告初审、大会代表团划分及正副团长提名和筹备工作报告等事项,提到年会召开前的全委会上进行讨论和审议,既提高了会议质量,又提高了会议效率。在列席人员安排上,尽量安排非党代表身份的现任市四大家领导干部、担任过市四大家主要领导的退休干部、不是党代表的市纪委委员和非党代表身份的各委、局、办、行、司、社主职和大办部委、乡镇办事处常务副职,使这部分党员的知情权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2年的探索,我们准备还将对党代会年会程序进行改进。不再设大会主席团,这样就可减少2次主席团会议。扩大党代会列席人员范围和发挥列席人员作用,在原有列席人员的基础上,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一些普通党员,通过一定的程序纳入党代会列席人员之中,安排他们参与分组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列席人员,提高党代会决策水平。

  四是从党代会年会内容设计着手,务求注重实际。广水市近两次年会主要听取和审查市委、市纪委的工作报告,审议上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以来代表所提提议、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讨论本市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为避免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内容重复,我们结合广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明确规定党代会一年只确定一个主题,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党建工作重要部署等事项,力争每次年会都有成果。市委将试点工作的首次党代会年会主题定为新农村建设,通过并实施了《关于加快北三镇新农村试验区建设的决定》。由于决策科学、落实有力,北三镇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受到省市有关领导有人民群众的认可。在第二次年会上,我们把干部作风建设定为年会主题,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组成工作专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开展整治党员干部“不在状态”、抹牌赌博、评比考核拉票、发展环境不优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五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将继续完善一年一个主题的有效作法,在常规议程外,依照《广水市党代会常任制度(试行)》的要求,把部分“两委”委员在党代表大会年会上进行述职和评议、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等列入党代会年会议程,保障和扩大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提高党代会的地位和权威。在党代会换届年会上,我们还打算取消市委候补委员,只对市委委员进行选举,从根本上解决市委候补委员“候”与“补”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