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红松 通讯员 李栋 金天星)日前,中科帷幄动漫有限公司与河北大学动漫基地联手,围绕长城汽车品牌开发动漫系列产品,投资总额达1亿元的合作项目已落户河北大学科技产业园并正式启动。这是河北大学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新成果。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河北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主动以技术创新引领地方产业升级。在学校医工交叉研究中心,来自临床医学、计算机、自动化、应用物理、质量检测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团队,正在对手术导航系统进行最后阶段的调试。“项目测试成功并运用到实际后,将有效解决临床医疗的诸多难题。”中心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正平教授说。
医工交叉研究中心是河北大学建立的首批协同创新平台之一。如今,学校已构建起以新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制药和食品检测创新基地、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基地、动物学及生物工程基地、汉字识别及信息处理基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协同创新平台。
河北大学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研究室中心是一个集合了生物技术、食品检测、化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平台。在张贺迎教授的主持下,该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传统酿造工艺改进的研究。“用我们的技术可以减少耗粮、耗能,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废渣率,从而把酿造成本降下来。”石家庄珍极酿造公司、山东居易酿造公司、广东江门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除了发挥多学科融合的作用,河北大学还加强校内外组织协同攻关,通过组建大团队,解决大问题,催生大成果。秦皇岛港是我国“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但煤炭装卸也给该市带来了严重的煤尘污染,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主持解决煤尘污染项目的刘志强教授告诉记者:“学校组织了跨学科精干力量,与秦皇岛港务局等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历经3年,顺利解决了静电除尘在翻车机房煤尘污染治理中的难题,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回收煤粉5000多吨,极大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只有将政府调控下的外部需求驱动转化为校企之间的自愿协同创新,才能保证协同创新机制的健康有序推进。”河北大学副校长王凤鸣说。为此,学校在协同创新驱动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逐步建成了一批高水平智库平台,如日本问题研究所、宋史研究中心、动漫基地等。
一系列高水平智库平台的建立,彰显了河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协同创新优势,也成为该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服务渠道和连接纽带。
据了解,近年来河北大学围绕旅游文化、动漫游戏、图书出版、影视艺术、大众传媒等,先后组建了近30支团队作为技术后盾和智囊团,带动起多个项目融入到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中。
付出终有回报。河北大学在历届河北省社科评奖中获奖质量和数量均为第一;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主研单位之一参与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