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牢记使命 改革创新 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

2018-02-26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办学方向,以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永远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守正创新,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建设人大特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学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突出教师育人重要作用、加强实务部门协同育人功能;突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并重,让学术型人才更凸显学术研究能力,让专业学位人才更凸显职业胜任能力;突出世界一流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国内一流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并重,典型引路,整体提升全校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突出精神引领与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保障、提高经费保障并重;传承“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红色基因,突出理想信念培养和学识技能培养、理论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国内教育与国际视野培养并重;突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数字化教学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案例教学方法推广与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案例课程建设与教学案例库建设并重;坚持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软硬件环境建设、现有教师能力提升与高层次教师引进并重;坚持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学校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并重等等,加强基础保障,全面提高质量,建设凸显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特色、世界一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目标明确,工作有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为使命,确立“理想信念高尚、理论素养厚重、实践能力卓越、创新思维活跃、国际视野宽广”五位一体人才能力素质模型,通过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计划、 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的“珠峰计划”、教学案例支持计划、数字化课程建设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建设、“3G+6+2”案例教学模式建设计划、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以“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为依托的专业学位名师工作坊建设计划、优秀案例表彰等措施,建设凸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砥砺前行,初步建立凸显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特色、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建成了金融、应用统计、法律、公共管理、会计、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全国领先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现有21种专业学位类别,年招生量占硕士招生量的52%,基本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领域,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能力大幅度提升。

  通过多年建设,商学院通过了EQUIS和AACSB国际认证,会计硕士获得了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认证A级成员单位,工商管理硕士获得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EMEA),公共管理硕士通过全球公共管理学院联盟(NASPAA)国际认证。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跻身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43名。

  通过多年建设,各专业学位类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强大、聘请了一大批有很高威望的实干家为业界导师、探索建立了一大批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实践教学基地。案例教学、整合性课程深受学生好评;整合基础理论学习和案例教学两个阶段、融合数字化网络教学和线下案例分享互动研讨式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3G +6+2”案例课程教学模式正逐步建设,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化课程支撑服务平台已经开发完成。

  我校已初步形成了学校、学院两级案例中心的组织体系,学院保障基础,学校择优支持教学案例编写、使用和管理的运作机制,以及教师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教学案例纳入学校科研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促进对重大案例的跨学科案例研究稳步推进;基于在线的多样化的真实的和原始的资料的耶鲁模式案例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案例编写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案例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际认证合格项目增多,通过加入国际一流高校教育联盟、开设全英文硕士项目、培养“一带一路”人才等,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领导力;国际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与国际名校的学位项目合作等也广泛开展。

  我校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支持力度,建立了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基本一致又独具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和助教、助管制度等。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综合改革为契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需求,着力改革,奋发有为,提高质量,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