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交流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特别是浙江省及杭州市教育部门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即对青少年开展廉洁教育的做法,研究部署全面推动青少年廉洁教育试点工作,总结提出在教育系统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纪委非常关心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刘峰岩副书记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使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讲话提出的五点要求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两天来,与会代表结合学习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深刻领会刘峰岩同志讲话精神,围绕如何统一规划、积极试点、稳步推进青少年廉洁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中,同志们围绕主题,认识深刻,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及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的深层次问题,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认识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全面推进对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已逐步探索出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开展反腐败的路子。党风廉政建设,从全国看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反腐败问题在全国人民心目当中,在大学生心目当中,在校园当中,大家一直非常关注。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十几年来开展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腐败一直排在大学生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前列。反腐败光靠打击是不行的。中央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要建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铲除腐败分子滋生的土地和条件,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全面推进廉洁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教育肩负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可以说,教育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富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把事业发展与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结合起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人才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提出“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系统要增强做好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感,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全面推动青少年廉洁教育对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教职工提出更高要求。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既符合基本教育规律,也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巩固教育系统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全面推进廉洁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国际敌对势力加紧与我争夺下一代,青少年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要求,关系到能否培养和造就出政治坚定、知识丰富、能力胜任、作风优良的党政干部队伍这个根本性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合格,首要的标准是思想素质是否合格。一个学生成绩不合格是次品,身体不合格是废品,思想素质如果不合格就可能成为危险品。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在我国社会并存。各种观念碰撞和利益摩擦逐渐增多,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而且确实有学生较深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影响。各种腐败现象对青少年尚不成熟心灵和思想产生了极大地冲击,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埋下危机。只有帮助青少年了解掌握关于廉洁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培养健全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拥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诚信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夯实青少年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才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急需的合格人才,才能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年初,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引起了全党的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这是全党的任务,有利于形成开展廉洁教育的氛围。二是去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8号和16号文件,这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重要意见,接连召开了两次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廉洁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三是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师德教育的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很重要。有了这个文件,我们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就有了遵循。四是我国2003年签署了《国际反腐败公约》,其中就有在国民教育中开展廉洁教育,开展不容忍腐败的宣传活动的要求。可见,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是世界大趋势。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树立中国信守承诺,敢于负责的大国形象。五是廉洁教育内容在德育教育中早有涉猎,只是我们强调不够,内容不够连贯、系统。这次作为一个专题提出,使之更连贯突出,有重要意义。六是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浙江和其他地区的试点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总之,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虽然有难度,但也有有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大环境,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明确工作要求
中央领导非常关心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吴官正同志有重要批示,何勇同志到教育部调研时也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把思想统一到《实施纲要》要求上来,抓好贯彻落实。
(一)总结一些地方和学校试点经验,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借鉴。
1、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工作针对性。一些试点单位开展了问卷、座谈、研讨,掌握了学生对这项教育的关注程度以及认知水平。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把正面引导与可接受程度结合在一起,确定了渗透为主、考虑各种知识整合等工作原则,把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作为教育的内容,注意学科中渗透、活动中感知、阅读中领悟、生活中体验。
2、把廉洁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杭州把教师的培训教材和参考教材、教案以及精品课程等总结出一套东西,还与德育导师、法制副校长、心理辅导员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太原市也有类似的作法。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主题平台,充分营造廉洁教育良好环境和氛围。比如,北京在部分高校中开展“诚信我为先” 活动,通过大学生辩论开展主题教育;广东省教育系统开展“廉正箴言”征集活动并正式出版;上海市开展教育系统廉政书画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还重视以教风、学风为载体,发挥专业教师优势。
会议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廉洁教育内涵、目标、途径问题,廉洁教育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以及针对性、吸引力和感召力等,这些正是我们下一步要认真加以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二)下一步做好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初步设想和工作要求:
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需要既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在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要明确指导思想。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实施纲要》,遵循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方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德育教育的大框架下,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
2、要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空间上,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廉洁教育贯穿在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拓展延伸到各级各类学校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廉洁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点,同时适当扩展和不断系统化,在继承的同时有创新。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少先队、学生会、党团组织的组织优势进行教育,也要积极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等传统的教育方式,也要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把廉洁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从时间上,要坚持长抓不懈,长流水不断线,伴随青少年成长过程开展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要确立工作目标。要正确定位、准确表述。总体工作目标是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现实存在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廉洁教育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通过分层次、多渠道(包括社会、家庭)的廉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洁教育,重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与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4、要完善工作机制。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发挥整体作用,采取综合措施。要有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还要有载体,有途径。总之要有人管,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作为青少年廉洁教育的牵头单位,教育部已经与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建立起协调机制。教育部党组对这项工作很重视,根据中央关于落实《实施纲要》分工方案要求,周济部长负总责,袁贵仁同志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副部长具体负责。成立了由部内5个司局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社政司牵头。有了一个这样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落实责任制,形成长效机制,不至于流于形式,顾此失彼。
三、统一规划,积极试点,稳步推进
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研究,推荐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湖北、南京、广州、太原、深圳等地作为青少年廉洁教育首批试点地区。根据会上大家的建议,推荐陕西省作为西部试点地区。会后,请大家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和教育部选择你们作为试点单位的建议,向教育厅(局)汇报,也要向省市纪委汇报。因为这项工作也要有省市纪委支持。如果没有异议,试点工作就要积极开展起来。下面对试点地区提出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德育工作整体规划,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部署中。要形成统一部署,分工负责,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工作格局。要理顺工作关系,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这样做有利于提供必要条件,解决实际困难,整体推进工作,解决关键问题。这是对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至于学校怎么搞,请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落实工作规划。总的想法是:稳步启动,立足长远,建立健全与课堂教育相衔接,与校园文化建设相配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青少年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这里要特别强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出实效,做到整体规划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制定规划要按照近期具体、中期原则、远期宏观的要求,做到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安排,工作有部署,督促有力度。
关于工作规划,根据会上同志们讨论,我归纳一下:
近期目标,今年总体上作为启动试点年,即教育部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布置试点工作。希望形成浙江领跑,10省市跟上,其他省也可积极探索的梯次推进的格局。今年的工作,我把它归纳为“五个一”:(1)要有一批试点单位;(2)要有一个廉洁教育大纲的试行稿,目前基础教育司已经着手准备组织专家编写青少年廉洁专题教育大纲,争取形成试行稿;(3)要加强研究,组织和形成一批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库,目前有关司局已经在做这件事;(4)要制定一个规划,就是目前这个“意见”,社政司负责;(5)要建立起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这5 件事都是硬指标,是基础性工作,要一件件完成,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中期目标,争取到2007年:(1)要有一批典型经验和成果。比如,中小学有一批能说得清、叫得准的典型经验。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说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了;(2)试点省应有一套给教师的教育辅助材料。这是各地的任务,各地要形成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教辅参考材料;(3)教育部廉洁教育办公室要建立资料库,把各地好经验提供给大家;(4)要研究和探讨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是保证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
长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青少年廉洁教育体系。所谓完整就是不断线,大中小学环环相扣、相互衔接,并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3、组织科研。实践证明,加强科研对于提高工作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这样一个新课题,更需要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热情参与,要能回答廉洁教育中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释疑解惑。为此,教育部将加强学科研究规划,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开展专项理论研究。要总结国内的经验和国际有益的做法,切实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要有一些有分量、有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为廉洁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各地教育部门也要组织当地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当地工作。基础教育司正着手准备师生用的参考资料和中小学生挂图,为各地试点提供支持。
4、加强分类指导。要尊重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把青少年廉洁教育与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16号文件紧密结合,加强分类指导。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发挥教师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一定要抓好教师培训。
四、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支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在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肩负重要责任。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是教育教学范畴,有很强规律性的业务工作,要积极支持主管业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从围绕中心讲大局的高度,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找准位置,认真负责地当参谋、提建议,需要时帮助协调,积极参与。但不能越俎代庖,要到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配合不代替,协调不包办。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