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教育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简报第13期

教育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8月24日

江苏省、湖北省认真治理教材图书购销领域商业贿赂

  江苏省采取措施认真治理高校教材图书采购中的商业贿赂问题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各高校分管财务、图书教材采购的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进行教育培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先进性教育成果,大力弘扬正面典型。组织115所高校负责人公开向社会承诺,拒绝商业贿赂。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教材图书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下发了《关于对高校教材图书采购工作加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的图书教材采购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和关键岗位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以制度规范职务行为。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发生商业贿赂问题的,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追究直接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三是开展监督检查。召开全省高校负责人会议,安排对教材图书采购中收取回扣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组织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工作,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财务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审计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四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积极配合执纪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对违纪违规人员,根据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湖北省加强中小学教材教辅资料管理  7月24-25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同志在孝感市和武汉市江夏区调研中小学教材教辅资料发行中的商业贿赂问题时,就加强教材教辅资料管理强调了六点。一是建立教材教辅审查制度。凡没有经过审查通过的教材教辅资料,省新闻出版局不批准出版,也一律不得发行。二是实行用书市场准入制度。本省中小学教学用书都必须经过国家和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由省教育厅编入《湖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方可进入中小学征订。三是实行教学用书选用制度。建立民主、公开、公正的教学用书选用制度。四是实行教学用书发行渠道归口制度。五是建立教辅资料跟踪评价制度。定期对本省流通的中小学教辅资料的内容、编校、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公示,引导学校选用。六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发行行为。结合每年春秋两季开学,教育和新闻出版部门将联合开展教辅资料专项整治行动。另悉,为规范中小学教辅资料市场,湖北省已将教育厅直属的省教育书刊发行社和报刊社整体划转到长江出版集团。这是从管理体制上彻底切断教育系统与出版发行之间的经济联系,确保教辅资料发行渠道畅通有序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商业贿赂行为的重要举措。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