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创新举措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干部廉政管理工作

2011-05-15 来源:纪检组、监察局

  近几年来,在教育部和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北京语言大学党委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干部的廉政管理工作。学校纪委求真务实,践行职责,通过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建立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廉洁自律教育等工作,形成了干部廉政管理机制,促进了全校党风廉政建设。

  一、加强干部选任监督,把住干部廉政管理的入口关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学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依据《条例》和学校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党委制定了《关于在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工作中征询纪委意见的实施办法》(校党字〔2010〕7号),充分发挥纪委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监督职能。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学校拟提拔任用副处级以上干部,组织部在提请党委讨论之前,都书面征求纪委意见,把干部选拔任用时的廉政表现作为重要的条件,实行廉洁自律一票否决制。

  二、开展廉政谈话,把好干部廉政管理的思想关

  2008年以来,学校干部调整力度比较大,一批干部进行了轮岗换岗,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党委提出,必须增强干部的岗位廉政意识,打牢思想基础。纪委根据党委要求,针对干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情况,由纪委书记、副书记、监察处副处长组成谈话小组,对调整和新任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廉政谈话。谈话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提醒、也有教育。谈话内容包括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加强党性修养的规定,坚持集体决策、带好队伍的要求,落实一岗双责、防范岗位风险的责任,廉政勤政、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意识。廉政谈话使领导干部在上任前先做足风险预警的功课,过好党风廉政教育关,对新上岗干部给予了非常实际的指导,体现了党委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有助于提高干部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

  三、推进制度科学化,把好干部权力规范运行关

  学校不断推进制度的科学化建设,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在形成监督合力上下功夫;注重制度的实践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注重制度的客观性,在建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上下功夫。修订了《“三重一大”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深化基建修缮、物资采购、财务、招生、科研经费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纪委监察部门深入调研制度建设和权力运行规律,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等工作,把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纳入工作流程,并固化到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中;在制度设计时加强对权力的科学分解,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既分工负责又相互把关的权力结构,消减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基础。

  四、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档案,把好干部廉政管理廉洁自律关

  学校根据各单位廉政风险的等级、各岗位人员廉政要求,为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负责人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档案,由学校纪委负责建立和管理。为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档案客观详实、具有约束力,对建档材料实行了“四个统一”。一是统一填表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按照规定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制;是否按照“三重一大”和《二级单位党政联系会议制度》的规定进行决策,决策的次数及相关记录;本单位(部门)各工作事项的工作流程是否规范,执行工作流程的情况和记录;群众对相关决策的反映,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批评意见。二是统一规定了案卷格式和标准。统一印制了《北京语言大学廉政风险防控档案登记表》,并将廉政风险防控档案内容输入电脑,建立电子廉政风险防控档案。三是统一来源渠道。入档材料必须由本人亲笔如实填写,有关事项报告要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确认无误方可入档,由干部所在单位分党委、党总支审核。四是统一管理。档案的登记、档案的存放、档案的保密都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办理;严格规范档案的调取和使用;加强动态管理,档案随着建档对象的变动而调整。廉政风险防控档案以一个学期为建档周期,学期末对有关干部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归档。学校把廉政风险防控档案与干部的廉政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并在干部提拔任用时作为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