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基建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2年,学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开始建设嘉定新校区。校区总面积167公顷,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周家伦同志说:“我们决不允许建筑腐败现象在同济大学出现,要预防职务犯罪,就要把关口向前移,在源头上下功夫,营造一个有法律、制度、道德约束的良好环境。”学校提出了“建优质工程、育优秀队伍”的目标,努力创建和谐校区。
一、加强领导、规范程序、创新理念,建设一流新校区
在新校区建设中,我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个设计优秀、环境美丽、能源节约的新校区。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校区基建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新校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副校长任组长,基建、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基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重大基建项目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基建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须经基建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学校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基建工作分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在党委领导下具体领导基建工作。基建处是学校基建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财务处负责管理审查基建财务,设备和资产处参与工程验收和负责运行管理,工程审价单位由审计处委托和管理,监察处全程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大活动的监督。
2、严格按规定办事,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同济大学在国内外建筑规划领域有着明显的专业优势,但学校在征集嘉定校区总体规划建筑方案时,并未指定采用本校的设计方案,而是采取了国际招标的形式。学校与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了对5家单位选送方案进行评审,采用盲评形式,同时把方案在校园内公开展示,接受全校师生的评议。经过评审委员会评议和无记名投票,最终71号方案中标,与全校师生评选结果不谋而合。此后,“按程序办、按规定办”的理念一直贯穿到新校区建设的每个环节。
3、发挥学科优势,保证工程又好又省
学校倡导科技节能,积极营造崇廉尚俭的校园氛围。科技节能,就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采用先进技术,在工程项目和校园环境建设中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使各项建设不仅最优还要最省。
在新校区建设中,主要突出了节能和生态技术,校园绿化率达70%,水面积达10万平方米,建立了“雨水收集使用系统”。校区的每项建筑严格按照国家新的节能建筑标准建设,节能效率大大提高。
二、从教育、制度、监督着手,培育优秀的建设队伍
学校在基建工作中加强了教育,切实提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使其“不愿贪”;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体系,让干部“不能贪”;加强监督,加大惩处力度,使其“不敢贪”。同时也要求来自各单位的工程参与人员做到廉洁自律。
1、开展积极的宣传教育,为廉政建设奠定基础
过去我们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本校的干部、职工,从新校区建设开始,我们把承建单位人员也纳入教育的范围,做到教育的全覆盖。
学校注重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感染力。通过邀请检察院廉政讲座、图片展览、廉政告示牌、观看警示片、参加法院庭审和参观监狱,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诫工程建设参与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示承包商等各合同乙方“行贿者,害人也害己”,促进工程建设双方共同营造校区建设的良好廉政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为廉政建设提供保证
针对工程建设中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先后制定了《审价工作要求细则》、《材料及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工程设计变更与签证管理办法》等十几项制度。同时建立了相关会议制度,检察院、监察处、审计处全程参加工程例会,工程签证须在例会上讨论,由施工、监理、审价和现场基建管理人员等各方确认。
3、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工程未动,廉政先行”是新校区建设的又一做法。工程开工前,学校纪检部门约谈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向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告知相关廉政规定,签订廉政协议,明确双方违规奖惩方式,如承包商举报校方人员违规,经查证属实的,将在后续工程中优先考虑,校方发现承包商行贿的,承包商承担校方损失,并扣除合同造价1~5%的违约金。
学校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基建部门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严格程序,实行自我监督;审计部门对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财务处设立基建经费专用帐户,专款专用,未经审计,财务部门不得拨付工程款;监察处对基建项目的重要过程及工作程序、经济活动实行监督。
此外,学校重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
4、加强校检联手,确保全程预防职务犯罪
学校在基建工程中与检察院联手开展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新校区建设中,与所在地的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创“双优”活动协议,成立创“双优”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每周例会的形式,汇总工程建设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检察院在法制宣传及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经验,确保全过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自嘉定校区开工建设以来,未发生一起腐败案件。校区行政办公楼、国际汽车展示中心等十几项工程获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白玉兰奖。嘉定校区建设指挥部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多人荣获表彰。
三、应对新形势,有力有效地开展基建管理的监督
1、执行有力,保证惩治与预防腐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经过这些年对基建中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执行力是根本。只有狠抓落实,强化执行,才能保证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深入基层,探索更多更新的预防形式
学校制定了《同济大学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单位暂行办法》,进一步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积极探索“两联”工作方法:一是纪委委员主动联系基层单位,了解第一手情况,督促工作开展。二是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汇总基层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通过“两联”工作,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目的。
3、转变观念,建立良性监督关系
为了建好工程,保护干部,重点要加强事前监督,同时努力转变基建人员的观念,使他们了解监督的目的,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寻求监督。
监察部门在遇到不实的举报后,及时予以澄清,做好保护基建干部积极性的工作,从而形成了良性的监督关系。
4、加强监督队伍自身建设
监督工作要抓住关键点,做到监督有针对性,因此学校要求监督人员除了做到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之外,还要业务精通,加强与重点领域人员沟通、交流,保证监督有力有效。
新的形势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基建工作中将不断应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抓住基建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特点,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创建和谐校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