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2012-05-11 来源:纪检组、监察局

  北京工业大学按照北京市的总体部署,从2009年起,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紧紧抓住权力运行这一核心问题,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惩防体系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强化源头治理。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谋篇布局,广泛开展

  针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产生廉政风险,采取确定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实施考核监督、进行反馈完善五个工作步骤,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学校先期选择了基建处、财务处、后勤处、国资处、继续教育学院和后勤集团等具有样本意义的二级单位作为试点,并以点带面,在全校逐步推进。查找风险点做到全员参与、全程预防、全面覆盖,达到人人提高反腐倡廉意识、人人参与反腐倡廉过程、人人监督反腐倡廉工作。全程预防强调不放过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风险查找结合业务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全面覆盖。全校共查找风险点1000余个,结合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900余项,编制风险防控图(表)65份,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75项。通过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逐步形成良好的预防腐败工作局面。

  二、上下延伸,深度推进

  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第二个周期,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深度”上,逐步推进向上和向下“两个延伸”。一方面,廉政风险防控由执行层向决策层推进。校领导带头分析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预防腐败制度和规范权力运行规则,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书记校长带头并要求学校党委班子和行政班子根据“查得全面、找得精准”的工作要求,通过“集体议、自己审、常委定”查找班子及个人的廉政风险,并针对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党委书记、校长分别与校级副职逐一签订了廉政风险防控书。

  另一方面,在全员参与、全程预防、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抓住有行政处置权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基建处要求全处人员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环节中做到自律、他律、律他,紧密配合校纪委,制定落实风险防控的制度措施。财务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防控财务风险,运用公务卡和网络预约报账平台,实现无现金报账。继续教育学院对学院重点工作分类汇总,细化工作职责,规范业务流程,编制业务流程图,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库和当年廉政风险防范项目台账。全校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都做到逐一查找风险点、逐一制定防控措施、逐一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三者必须一一对应。

  三、不断创新,探索长效机制

  为了保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各项措施顺利落实,学校专门组建了由校纪委委员、院级纪检员、党风廉政监督员组成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联络组”,发挥督促和辅导两项功能。校纪委根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及时召开联络组培训、研讨、总结交流,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落实责任主体,构建校级领导、院处级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具体岗位工作人员四级责任体系。要求明确责任人,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廉政责任书的包括根据岗位工作职责一定要做到的内容和坚决不能做的内容。做到 “人人有事负责,事事有人负责”,构建严密的、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廉政责任网络。

  要求重点岗位、关键部门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台账,将廉政风险点进行归纳,实行项目化管理,按照评估后的风险等级不同,建立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库,列明每年风险防控的重点项目。部分重点风险防控项目编制业务流程图进行廉政风险点提示,通过“台历”、“上墙”等方法将其置于可视范围之内。

  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做到“顺查倒理”,即一方面按照已汇总的风险点顺查职责、流程是否完备,部门间是否有效衔接,防控措施是否覆盖所有风险点,是否固化为制度形式;另一方面对已有制度规范进行反向梳理,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增补、废止。把风险防范管理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

  学校纪委还注重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分别申请北京市社科课题,市教委委托课题、高校纪检研究会及学校党建重点课题,根据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廉政风险以及对风险防控进行分类研究,先后发表相关论文及经验材料近20篇,对指导防范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践发挥了较好作用。

  (马维娜 张国兵 王小利)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