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强化措施 加大力度

河北省衡水市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2012-04-25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教育纪工委

  近年来,衡水市教育局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责任制要求,认真抓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教育行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龙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示范引领中强化行风

  一是加强领导,明晰责任。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并结合业务分工,将抓行风建设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学校领导干部身上,强化其责任意识。对后进的单位,及时派出工作小组帮助其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敦促好转。二是教育为先,“廉”字当头。坚持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相结合,相继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了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书画展、以案说法、理论讲座、《廉政准则》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四是制度促动,提升效能。在局机关制定并实行了工作效能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研讨会制度等,用制度强化干部作风,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用制度提升工作效能。五是监控权力,机制防腐。市、县两级全面开展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其中市教育局共梳理、确定行政职权111项,评估认定具有廉政风险的43项,并逐项逐条制定了防范措施。所有行政职权通过网络全部进行了公开,并制定了重要权力运行流程图及廉政风险警示图,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等13项配套制度。

  二、抓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敬业奉献中优化行风

  一是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个别存在的有违师德、有悖师风的行为。二是积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新课程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每年教师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表彰一大批师德高尚、献身教育的“师德标兵”,在榜样的带动下,全市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三、抓基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在纠偏补弊中锤炼行风

  一是规范学校收费治理学校乱收费。加大收费政策宣传力度,在电视台、电台开办了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专栏对教育收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规范学校收费公示,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公示的内容、标准、依据以及公示栏的样式予以规范,并将其列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范围。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教育行政部门共设立举报投诉电话23部、邮箱13个,随时受理群众举报。与衡水市纪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教育乱收费若干行为的问责办法(试行)》,使查处乱收费有据可依。开展了教育乱收费集中治理活动,2011年,教育局与纠风办联合,共检查13个县市区的55所学校,查出九类问题,共涉及学校42所。二是切实解决乱办班、乱补课问题。制定了《中小学减负十五条规定》,对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采取有力措施,杜绝对利用公办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的办班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教师利用假期校外乱办班、乱补课行为,建立了快速处罚机制。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全面开展民主评议中小学活动。目前,衡水市1290所中小学校已经完成了三年一轮的民主评议工作,中小学校参评率达到了100%,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四是大力推进大中专院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打造“阳光校园”。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市直大中专院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市直大中专院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十三条标准》及《信息公开栏样本》,对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规范,市直大中专院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建立。

  四、勤联系、多沟通,在与家长和社会各界交流中提升行风

  一是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召开家长见面会、培训会、交流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网络解答、电话等方式,及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二是在教育与社会各界之间加深交流。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坚持每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教育工作情况,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听取各方面对教育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三是注重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主动邀请行风监督员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确保有效监督。四是组织开展了社会各界人士“看教育、议教育”活动。邀请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分群众代表,深入学校实地了解近年来衡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动员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理解教育的发展。

  (河北省衡水市教育纪工委)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