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学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余建星教授为学校“茅以升班”的同学讲授了一堂特殊的必修课――“诚信”。从本学期开始,这一被命名为“诚信”的课程将作为所有天津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这是天津大学为贯彻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有关构建惩防体系2008至2012年工作规划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而营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整体氛围而采取的有力措施。
日前,学校专门制定了《天津大学关于开设诚信教育课的实施办法》,明确了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1学分的《诚信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从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自我剖析、自我表现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诚信教育课程学习结束后,每个学生需签署《天津大学大学生诚信宣言》,具体内容包括 “不抄袭或不伪造实验数据”、“不抄袭、剽窃他人作业、文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学术成果”、“杜绝各种作弊行为”、“不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恶意病毒”、“抵制网络欺诈行为”、“抵制利用网络制造混乱等,从学术诚信、考试诚信、网络诚信、工作诚信等方面规范个人行为。
为诚信教育而专门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将其列为必修课程,这在全国重点高校中尚属首家。
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即,天津大学各学院正纷纷以“学生诚信教育动员暨诚信公约签字”、“诚信教育暨学风建设动员”、在师生中广泛进行诚信大讨论等形式开启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已经在天津大学全面展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