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信息名称: 重庆市强化过程督导促进“两基”攻坚
信息索引: 360A05-11-2006-0165-1 生成日期: 2006-03-09 发文机构: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文字号: 2006年第4期 信息类别: 财务与审计
内容概述: 重视发挥督导工作在“两基”攻坚中推动与监督的独特作用,强化过程督导,有力地促进“两基”攻坚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重庆市强化过程督导促进“两基”攻坚

2006年第4期

重庆市强化过程督导促进“两基”攻坚 

  [编者按]去年年底,国家“两基”攻坚办调研组深入重庆市云阳、巫溪、酉阳、秀山4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重庆市重视发挥督导工作在“两基”攻坚中推动与监督的独特作用,强化过程督导,注重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权威性,有力地促进了“两基”攻坚工作,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一、完善制度,增强过程督导的科学性

  一是建立年度过程督导规划制度。每年年初,在综合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市“两基”攻坚办制定出详细的过程督导工作计划,明确市、县两级“两基”攻坚过程督导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条件保障等,并以文件形式会签各有关部门。

  二是建立过程督导提前介入制度。在“两基”攻坚县评估验收的前两年,市“两基”攻坚办就提前介入,组织督导调研,了解攻坚县“两基”工作的当前水平,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程度,帮助其制定“两基”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三是建立季度过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各县每季都要将过程督导的情况向市“两基”攻坚办作专题书面报告,市“两基”攻坚办及时做出季度分析报告。

  四是建立过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每次过程督导的结果都进行通报,同时抄送市“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上报市委、市政府。2005年重庆市“两基”办印发《“两基”攻坚督导通报》7期。

  二、创新机制,提高过程督导的实效性

  一是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重庆市认为,“两基”攻坚过程督导,实质上是督政、督学的过程。在“两基”办专门设立了督导组,形成了市上统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基”督导工作体系。明确了市、县两级“两基”攻坚督导机构职能:市“两基”督导机构以督政为主,兼顾督学;县级以督学为主,同时抓好督政。市、县两级“两基”督导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保证了“两基”攻坚工作的稳步推进。据审计汇总,重庆市2002年以前“普九”负债达20.09亿,2002年以后又负债6亿元。市教委一直呼吁上级重视解决负债问题,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分级按比例限期清偿2002年前“普九”债务的文件。随后市教委又将落实清偿债务作为过程督导重点之一,受到基层的欢迎。

  二是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由教育、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国土、房管等部门专家和市政府专、兼职督学组成“两基”攻坚督导组。根据各县实施“两基”攻坚的情况,市教委组织了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等专项过程督导和涉及实施义务教育软、硬件建设的综合性过程督导。2004年4月以来,市教委先后到攻坚县的199个(次)乡镇、276所(次)学校开展督导,帮助攻坚县克服困难,增添措施,改进工作。

  三是坚持定期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主要是检查各地“两基”攻坚规划、“寄宿制工程”建设规划进展情况、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地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两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按照规划开展定期督导的同时,针对各地“两基”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随机督导,与师生、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发现和解决“两基”攻坚中的新问题,推广好做法。市教委了解到秀山县从2002年开始,通过校办产业、勤工俭学补充“两基”经费2625万元,共减免费用资助贫困学生9820人次。市教委在秀山县召开了“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大力推广秀山的经验和做法。

  四是坚持督前指导与督后回访相结合。市级综合督导前,先要求县级督导机构依据年初制定的督导计划开展自查,并指导其填报相应的统计表册,为市级督导提供可靠依据。过程督导结束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各县委县政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组织回访督查,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规范操作,维护过程督导的权威性

  一是坚持标准。根据“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工作原则,在过程督导时,特别注意了软件中的“硬指标”。对初中阶段入学率、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初中辍学率、教师学历合格率等指标做到“斤斤计较”。建立过程督导的章法:凡有30个乡镇以上的县,市级过程督导要覆盖80%的乡镇,30个乡镇以下的县,市级过程督导要全部覆盖;县级督导机构在过程督导中,必须做到乡乡查、校校到,不能有空白和遗漏。2005年市督导组对酉阳县“两基”攻坚工作进行了4次过程督导。酉阳县为促进“两基”攻坚工作,建立了党政一条线、教育行政部门一条线、其他部门一条线和党委政府统筹的“三线一统”监督检查机制,为该县2005年顺利通过市政府“两基”评估验收提供了保证。

  二是规范程序。建立采取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重点检查和全面普查,广泛收集信息,进行综合评判。制定了“听、查、看、访”相结合的过程督导工作规范。

  三是严格考核。对在“两基”攻坚的过程督导发现有教育投入和经费保障达不到要求、危房改造完不成年度计划、普及程度达不到标准等情况没,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县,坚持实行一票否决制,不予正式评估验收。

  四是落实奖惩。将各地“两基”攻坚过程督导的结果作为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参考,作为有关项目立项、专项拨款、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由于过程督导规范高效、深入细致,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两基”攻坚进程,确保了“两基”工作质量。到2005年底,全市已有38个区县(自治县、市)实现了“两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7.65%;有35个区县(自治县、市)通过了“两基”市级复查验收,“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两基”水平进一步提高。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发布日期:2008-04-25  下载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