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信息名称: 全国保障办召开中部试点地区座谈会督促试点县进一步全面落实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
信息索引: 360A05-11-2006-0496-1 生成日期: 2006-10-26 发文机构: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文字号: 2006年第8期 信息类别: 财务与审计
内容概述: 召开中部试点地区座谈会,督促试点县进一步全面落实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

全国保障办召开中部试点地区座谈会
督促试点县进一步全面落实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

2006年第8期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部署,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河北省遵化市、山西省怀仁县、吉林省东丰县、黑龙江省依安县、江西省吉安县、河南省扶沟县、湖北省沙洋县等中部七县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了解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10月19日,全国保障办在北京召开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部试点地区座谈会。各试点县所在省财政厅、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试点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教育局长、财政局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各试点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汇报了新机制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体看,中部试点地区自实施新机制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都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经费分担办法;都出台了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了对资金的监管;都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校财务管理。黑龙江、河南、江西、湖北省级财政承担了试点县应由省以下地方政府分担的免杂费资金,黑龙江、江西省级财政还承担了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据汇报,截至10月中旬,中部七个试点县共落实改革资金12514万元,覆盖369.3万农村人口,惠及1503所农村中小学校、483591名农村中小学生。其中免杂费资金4440.15万元(其中中央2669.5万元、省1271.95万元、市284.7万元、县214万元),补助公用经费资金2082.92万元(其中中央819万元、省563.65万元、市54.88万元、县645.39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5056.6万元(其中中央769万元、省1262.9万元、市100万元、县2924.7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587.32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347.01万元。

     部分试点县在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各有特色的工作。湖北沙洋县在经费投入上,除及时足额将中央及省资金落实到校外,在原有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又安排了14.1万元公用经费、60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87.7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并在认真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将教师人平110元的地方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河北遵化市认真调查测算,核清并补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缺口资金,确保学校经费总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水平。黑龙江依安县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规范办学行为,取消了11个收费项目,必需开支在公用经费中列支。江西吉安县政府对各部门为实施新机制应承担的职责规定得非常清楚,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生每学期50元提高到100元,享受补助的学生达到了25%。 

     会议就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当前,试点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个别地方行动迟缓。二是一些试点县对政策的把握不全面,实施方案和实际工作中没有把新机制的各项政策要求落实全,落实准,省一级对试点县工作指导力度不够大。三是一些县实施方案过于原则性,操作性不强;不少县没有建立预算制度,没有编制中小学预算。

     会议认为,在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开以前,先行选择部分县进行试点,对于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积累经验十分重要。会议对试点县的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进一步认识中部试点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责任。中部地区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大县多,人口密集,学龄人口多,教育支出大;加上原来的收费标准比较高,而中央资金所占的比例比西部相对要小,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比西部更复杂、更尖锐。中部试点任务比较艰巨,既是试点县,又是示范县,要精心组织,圆满完成试点任务。特别是在加强对改革资金监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防止“挤出效应”。试点县所在省应加强对县一级工作的指导,切实落实省级统筹资金,并及时拨付到县。 

     二是全面正确地把握政策内涵,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体制上的改革、机制上的创新,必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省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承担主要责任;县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改革,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经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三是加强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这是确保新机制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各试点县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和方法上努力适应改革的要求,加强预算编制培训,让广大中小学校长懂得如何编制预算,如何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将各项合理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开“正门”,堵“邪门”。要严格按照五部委《关于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过程中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的通知》精神,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发生。

     四是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的和正确的态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早进行研究,及时制定预案,为明年全面实施新机制打好“预防针”。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各地要本着“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加强督查和调研,全程跟踪试点实施情况,达到解剖麻雀的目的。要利用蹲点、简报、专项检查等各种渠道,自下而上建立信息反馈网络,及时如实反映情况,为完善改革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发布日期:2008-04-25  下载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