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 | 全国保障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蹲点调研工作 | ||||
信息索引: | 360A05-11-2007-0248-1 | 生成日期: | 2007-08-24 | 发文机构: |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
发文字号: | 2007年第13期 | 信息类别: | 财务与审计 | ||
内容概述: | 全国保障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蹲点调研工作 |
2007年第13期
为贯彻落实陈至立国务委员“要做好蹲点调研工作,对新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的指示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和全国保障办于2006年9月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蹲点调研工作。截至2007年7月中旬,36名蹲点人员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工作。近日,全国保障办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蹲点调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36名蹲点人员、6个蹲点县(区)教育局局长、蹲点县(区)所在省(市)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全国保障办主任陈小娅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做好新机制蹲点调研工作,全国保障办指定专人,负责与各蹲点人员保持联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同时,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发函和派员到点上看望蹲点人员等方式,结合调研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给予具体工作指导。蹲点调研期间,陈小娅同志两次亲自到蹲点县(区)指导蹲点工作,看望蹲点人员。
按照全国保障办要求,蹲点人员在蹲点地区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情况调研和信息上报工作,努力当好新机制的“宣传员、调研员和信息员”。调研期间,他们共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近20000份,填写了360份工作月报表,撰写了46份个人专题调研报告和60份全国保障办布置的专题调研报告(每组10份),全面了解了蹲点地区新机制的落实情况。他们还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努力为当地教育发展做贡献。例如,甘肃泾川蹲点人员马红亮利用自己的教育技术专业优势,推动了该县王村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运行,并参与了该县教育城域网建设。甘肃泾川的霍文勇通过各种渠道,为所在学校募捐了10台电脑、价值约十万元的衣物和11,200元的贫困生助学金。他们讲团结,讲奉献,涌现出一些感人事迹。如湖北红安组的张晓舒原定于2006年10月结婚,当接到工作任务后,把婚期推迟了一年;河南临颍组的袁方成和重庆永川组的张家军,在各自妻子怀孕情况下,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一直坚守岗位,其中袁方成直到妻子临产前3天才返回武汉,孩子顺利出生后不到一周,又回到工作岗位。
陈小娅同志认真听取蹲点小组和蹲点县(区)汇报后指出,蹲点工作开展近一年来,蹲点人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工作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任务,蹲点工作取得了三个方面成效:
一是全面了解了蹲点县(区)改革落实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为改革工作推进和政策完善提供了重要信息。通过走访县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蹲点人员对当地新机制实施情况有了比较全面、准确和深入的了解。围绕改革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全国保障办指导下,蹲点人员就新机制实施前后教职工收入保障情况、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落实情况等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为完善政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例如,为了解实施新机制后教师收入变化情况,全国保障办组织蹲点人员对每所蹲点学校3-4名不同职称教师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详细了解了116名教师新机制实施前后地方津补贴发放情况,以及实际收入变化情况。蹲点人员还及时发现、反映了个别地方变相挪用公用经费、学校公用经费没有及时拨付到位等问题。通过督促,这些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二是推动了蹲点地区新机制的顺利实施。蹲点调研提高了蹲点县(区)党委和政府对新机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对蹲点地区实施新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推动作用。目前6个蹲点县(区)新机制均进展顺利,工作走在了所在省(市)前列,有的成为了本省(市)改革工作的示范县。各蹲点县(区)在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的同时,还结合本地实际,就保障教师收入、落实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甘肃泾川县、河南临颍县、四川安岳县重视保障教师收入。泾川县在对教师工资实行县级统发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先后建立了“5个10万”的教育专项奖励资金,其中“3个10万”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分别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引进农村地区紧缺专业教师。临颍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按照每人每月160元的标准发放全县教师津补贴,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发放到位。安岳县在将乡镇中小学教师的丧葬抚恤和遗属补助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教职工应享受的津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纳入财政预算,并设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和边远学校教师岗位津贴。
——重庆永川区切实落实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2007年,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都按要求编制了预算,预算的审核、批复也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全部完成。同时,县教育局还强化了预算的执行与管理,重点加强了对学校财务的监管。目前,学校在使用经费时按预算执行的意识已初步形成。
——陕西长武县严格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要求中小学切实做到“三公开两规范”,即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程序公开和收费行为规范、收费票据规范。通过聘请校外收费监督员、设立和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多部门齐抓共管等方式,有效规范了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实施新机制以来,全县无一例学校乱收费行为发生。
——湖北红安县切实加强对新机制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县教育局、财政局共同构建了财务管理网络,通过电脑进行记账、报账、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学校收支情况与财政局、教育局网络对接,资金调度拨款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接,公用经费直达学校,工程、货款直达建筑单位和供货商。此外,通过实行年度常规财务审计、校长离任前责任审计、工程项目专项审计,进一步强化了对资金的监管,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蹲点人员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蹲点人员面对基层艰苦的生活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怨言和退缩,勇敢地接受挑战,圆满完成了任务。蹲点人员普遍反映,基层工作让他们经受了考验,对国家这项重大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提高了思想境界,每个人都有沉甸甸的收获。经过近一年的蹲点工作,蹲点人员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加深了对基层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了解,培养了对教育工作的感情,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教育部蹲点人员发自内心地感慨,“蹲点工作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教育最真实的一面,体会到了国家一项改革政策在基层切实落实的艰难,这将成为我们公务员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课,是工作最好的开端”。
陈小娅同志指出,蹲点调研是了解一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有效工作方式,在工作机制上是一种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涉及面广,战线长,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开展蹲点调研工作,对新机制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掌握第一手情况,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这种蹲到基层的工作方式,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培养了干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也加深了干部对基层和老百姓的感情。她要求蹲点地区继续做好新机制的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反映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